彭博:台灣拿不到疫苗 危及全球晶片供應

國際中心    2021年05月24日 12:30:00

台灣近來疫情再度躍上國際版面,彭博社24日報導稱,除非台灣拿到疫苗,否則全球晶片供應有危險(World’s supply of chips in danger unless Taiwan gets vaccines)。



 



報導稱,三個月前台灣指責本來要直接從德國BioNTech購買500萬劑疫苗卻遭到北京從中作梗,而現在台灣正付出疫苗施打率只有1%的代價,恐危及台灣的晶片產業。

 






 



報導指出,我國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在受訪時後表示,如果台灣疫情持續太久,可能導致「後勤問題」,希望國際社會盡快釋出疫苗。不過彭博報導認為,此番言論可能讓世界大國有更多理由投資國內晶片產業,反而長期而言侵蝕台灣的晶片競爭力。



 



去年以來的晶片短缺讓台北在全球籌碼,以台積電為例就佔據了全球56%的晶片生意。然而台灣運勢卻一夕間反轉,在缺水跟電力短缺當下,疫情讓四年來全球表現最好的台灣股市蒙上一層經濟不確定性。



 



報導指出,雪上加霜的是,台灣對高端晶片製造的主導地位正遭逢挑戰。美國、日本、歐洲、中國都警覺到晶片供應鏈的戰略重要性,尋求國內製造。報導引述新上任的英特爾執行長帕爾辛格(Pat Gelsinger)「我覺得我們變得太依賴台灣和韓國,我們需要平衡全球供應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稱儘管拜登政府與台積電合作解決短缺問題,但也尋求減少對台灣的依賴,其中之一方法就是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一些共和黨國會議員也呼籲加強與台灣的合作,避免技術外流到中國。



 



報導稱,台灣也感到晶片競爭的壓力,而在世芯被華盛頓郵報爆出供應晶片給解放軍公司後,台灣政府正在研擬新規定加強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台灣也在加強防止人才流失,立委趙天麟告訴彭博說,「台灣需要贏得夥伴的信任,避免中國用竊盜技術來建立供應鏈。」



 



這些政策有沒有用可能得看6月4日拜登政府即將公布的半導體供應鏈檢討報告書,目前美國國會兩黨都支持建立美國自己的供應鏈,而台灣可能在十字路口(cross hairs)上。共和黨參議員柯恩(John Cornyn)在國會中表示台灣主導了半導體製造業,而台積電實質上控制了市場。柯恩曾支持台灣參加WHO,副總統賴清德曾在2020年2月在華府與柯恩見過面單獨會談。



 



最後報導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可持續性在近日缺水、電力短缺與未來電力供應不確定情況下也受到質疑。



 



這是近日彭博第二次評論台灣疫情,上回《彭博》以「Sexy Tea, the Lion King and Taiwan's Lost Innocence(摸摸茶,獅子王,與台灣的迷失)」報導近來的疫情。該篇報導認為認為,隨著政府升級警戒,台灣居民改變了往常的態度,多半人在周末關在家中,街上空無一人,民眾對於疫苗的需求大幅提高,「若機師不再亂跑,長者可以配合,或許台灣可以勝任這次危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