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7日,全球新冠肺炎染疫人數為1億7436萬5769例,共375萬1821人病逝。台灣6日新增211人確診、26人死亡,累計11491人染疫,286人因病逝世,僅69萬9187人接種疫苗。
英媒《衛報》7日報導談及台灣疫情,而行政院長蘇貞昌當天一早才宣布,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全國各級學校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
剛接收日本124萬劑AZ疫苗,於6日再接見3位美國參議員、公布將收到75萬劑美國疫苗的總統蔡英文,7日晚間再度拍片呼籲民眾「端午連假不移動」,現在退票不用手續費。
報導向外界闡述台灣現況,在過去一年間,世界各地通報千萬人染疫、百萬人病逝消息之際,人口約2350萬的台灣,人們生活大多一如往常,還曾創下253天本土零確診紀錄,但那已是去年12月的新聞了。
如今事態有變,當時登上《紐時》的「Taiwan Can Help」已成「Taiwan Needs Helps」,台灣不僅沒有向全球示範「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狀態還持續延長,記錄上的萬人確診、百人死亡數字,約90%都是自5月中開始統計,而全國疫苗施打率僅3%。
報導小標引用在2003年擔任衛生署署長、協助台灣渡過SARS難關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說法,「在疫情相對和緩時,我們自以為或許有能力控制」(We thought maybe we could contain this at a small scale)。
沒想到病毒變異速度如此迅速、台灣跟上最新科學知識的速度也慢外國半拍,實施大規模普篩、強制封城等措施,在台灣執行上相對困難,造成不少人認為台灣已淪為「活在防疫成功幻覺下的被害者」(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甚至自滿(Complacent)。
近日台灣年輕人防疫上鬆懈、青壯年染疫數字升高,指揮官陳時中便承認國人有自滿(complacency)情況,陳建仁於5月20日接受《BBC》報導時也說「台灣並未從日本經驗學到教訓」。
陳建仁上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談,當時台灣剛二度延長三級警戒,他認為疫情會爆發,最主要還是因爲英國Alph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再來則是難以有效防控的茶室傳播鏈。
《衛報》表示,從母親節以來台灣疫情會如此混亂,是由於當前醫療單位在因應快篩站及PCR檢測的量能顯見不足,近日才出現「校正回歸」現象,並說台灣太晚才開始重視疫苗庫存量、獲取疫苗上遭到中國地緣政治干預,而陳時中等中央官員也因此遭輿論撻伐。
報導引述中研院研究員倪誠志(Chase W Nelson)說法,他以自身數據分析觀點來看,認為近期回報染疫數字顯然不太樂觀,他認為在分析疫情趨勢上得謹慎判斷,相對於昨日,今日的數字都被嚴重低估。如同陳時中所說,假日篩檢量少所以隔日個案數才會下降。
Regarding today's drop, it's important that fewer total test results have consistently been reported on Mondays than any other day of the week—for example, today's 14.4k compared to yesterday's 20.5k. (Thanks Animesh!) Thus, that today had fewer cases is perhaps not surprising. https://t.co/D3fUORGrsy
— Chase W. Nelson 倪誠志 (@chasewnelson) June 7, 2021
在篩檢量能方面,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7日公告,全台已建置106處快篩站,以高雄市33處、南投縣20處、新北14處、台中13處為多數,接續是澎湖縣8間、台北市6間、連江縣5間。同時鼓勵廠商進口居家快篩劑,讓民眾能自行在家快篩,擴大篩檢量能。
陳建仁當時受訪說法也適用目前台灣狀態。他期盼能儘早控制疫情,要求國人再忍個14天觀察期,他相信只要有足夠疫苗,以台灣人民的團結力,民眾就會出來接種,一定可以度過這次困難,並說政治從來都不是進口疫苗的考量,台灣只擔心安全與有效性。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