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前哨戰 馬卡洪前進黨、國民聯盟地方選舉失利

國際中心    2021年06月21日 15:00:00

時隔六年,法國再度舉辦地方選舉,包含18個大區(本土13區、海外5區)及101個省,民眾於週日投票日(20日)赴各地投票所投下第一輪選票,被視為十個月後法國總統大選(2022年4月)的前哨戰。



 



然而,最新出口民調顯示,在2017年大選時進入第二輪選戰後選情便備受關注的馬卡洪執政中間派「共和前進黨」(La République en Marche,LREM),以及極右翼「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在地方上都不得民心,且總棄投率更創新高達68%。



 






 



當地民眾傾向支持長期掌握地方政壇的左右翼大黨,社會黨(Socialist)及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LR)。



 



國民聯盟僅獲19%、馬卡洪前進黨只得11%



 



《Politico》歐洲版更新報導最終得票率相近於民調機構Elabe稍早獲得出口民調數據,左翼政黨在地方選舉中得票率為34%,原本信心滿滿的國民聯盟,得票率僅佔右翼政黨29%中的19%。



 



連黨主席勒龐(Marine Le Pen)寄予厚望的東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Provence-Alpes-Côte d’Azur),選情都有些吃緊,派出馬里雅尼(Thierry Mariani)得票率僅36.38%,而LREM力挺、共和黨籍現任大區主席穆賽利(Renaud Muselier)31.91%緊跟在後,稍早兩人支持率幾乎持平。



 





 



報導表示,這也顯示出法國選民經過一年來新冠肺炎疫情洗禮後,依舊支持即將卸任、大多不是來自左右兩派大黨的地方官員。北方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保守派貝特朗(Xavier Bertrand)便獲得41.39%選票支持、稍晚自行宣布當選,國民聯盟在此僅獲24.37%。



 



於此同時,全國只有11%民眾投給LREM(Elabe稍早數據為10.9%,OpinionWay民調推估不到10%),LREM派出5位參選人,在部分地區得票率更未達進入第二輪的門檻(上法蘭西大區僅9%),讓馬卡洪無法藉機增加總統選舉士氣。



 



法國地方選舉需經兩輪投票,首輪得票率門檻為10%,爾後各政黨參選人得在22日前儘速籌組聯盟,登記成為27日第二輪投票的競選隊伍。



 



法國總統大選將近



 



《Euronews》解析選舉重要性,法國上一場地方選舉辦在2015年,當時左翼政黨獲得36%選票支持,保守派獲得32%,國民陣線得票率佔比為27%,而LREM還未成立,該黨為馬卡洪於2016年為隔年總統大選所建。



 



2017年前,法國地方上主要由中間偏左社會黨(Socialist),及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的保守派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LR)掌控,在18大區中,兩黨至今仍各自左右著5區政治動向。



 






 



近來民調顯示,國民聯盟有望在這次獲得1區,讓上次大選在得票率上遭馬卡洪(66.1%)重擊的勒龐(33.9%),能以地方選情優勢作為入主愛謝麗宮的墊腳石。



 



除了普羅旺斯大區為潛在區域外, 勒龐也看好勃根地-佛朗什-孔泰(Bourgogne-Franche-Comté)與中央-羅亞爾河谷(Centre-Val de Loire)大區的選情。



 





國民聯盟黨主席勒龐。(湯森路透)


 



《法廣》報導,勒龐從2011年接手黨主席後便致力於「正常化」政黨形象,洗刷其父親老勒龐創黨時代遺留的國民陣線極端成分,掃除黨內具種族主義、新納粹主義傾向的成員。



 



2017年勒龐雖然落馬,但仍帶領國民陣線達到建黨45年來、首度進入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的最佳戰績,於隔年黨大會上便不畏老勒龐反對、大改黨名為國民聯盟,便能看出勒龐一直將愛謝麗宮作為執政生涯最大抱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