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止銀行、第三方支付提供虛擬貨幣交易 比特幣價格重挫10%

李靖棠    2021年06月22日 16:00:00

隨著數位科技與網路發展,近年來除了法定貨幣與股市,全球市場上又增加許多「虛擬貨幣」,像是著名的比特幣(Bitcoin)或狗幣(Dogecoin)等,都成為投資人新興標的;但這類建構在網路基礎、並無實體通路的產品,如今卻成為有心人士詐騙和斂財的工具之一,也讓不少國家糾結、該如何管理這些新興市場。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引述對岸媒體,中國央行21日召集工商、建設、農業、郵儲、興業等大型銀行和支付寶等協力廠商支付平臺,要求金融機構從今起嚴格落實中央對比特幣的監管規定,不得再提供帳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等同掐斷比特幣在中國的最後一線生機。



 






 






 



除此之外,四川、新疆等省份也逐步清查境內的「礦場」,四川省日前全面對礦場執行強制斷電,讓當地諸多比特幣用戶損失慘重;接二連三的壞消息傳出,也造成比特幣國際價格出現重挫,22日最大跌幅一度上看10%,最低點達到3萬1333美元(約新台幣87萬6000元)。



 



事實上,比特幣一度在四月份、回升至每枚折合6.5萬美元(約新台幣181萬7348元)的高點,過去一星期以來,卻陷入20%的巨大跌幅困境。



 





支持官方管制比特幣政策,支付寶稍早也發出新聞稿。(圖片取自微博)


 



北京嚴打比特幣,為什麼讓國際市場重挫?



 



原因是全球「挖礦」用戶中,有超過65%來自中國,其中四川省更是第二大產量來源。這些拜低電價、活用當地剩餘電力所賜的礦場,在投資者爭相投入後,高耗能的礦場運作,卻反倒成為四川、內蒙古等地的負擔。



 





漲幅波動無法預期、比特幣遭到中國政府封殺。(湯森路透)


 



專家認為,中國央行之所以此時打擊比特幣,不外乎就是三個原因:



 



1. 數字版人民幣即將發行,此時必須清理市面上其他「山寨」商品,確立數字人民幣的地位。



2. 比特幣礦場,屬於極度耗電產業,容易傷害各地的供電平衡,也會造成環境更大傷害。



3. 背後沒有國家或強而有力機構支持,比特幣隱藏的潛在風險太高,可能讓投資人一夕之間傾家蕩產。



 






 



只不過,即便官方出手打壓抑制,但仍存在高報酬的比特幣和礦場,已經有不少中國自媒體開始給出「建議」,不妨移轉至鄰近的哈薩克或俄羅斯,當地也有便宜的電價,可供應中大型礦場繼續挖掘比特幣這座虛擬礦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