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吳釗燮受CNN專訪 「台灣希望維持不被中國統一或管理的現狀」

陳品潔    2021年06月25日 18:00:00

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24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表示,中國對台灣不斷升級的軍事恫嚇表明,台灣「需要為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做好應對準備」。

 



吳釗燮指出,台灣不能接受與中國統一,傾向維持現狀,有民選總統與立法代表,獨立的軍隊,自行核發簽證與護照的權力,這個現狀包含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管理或統治。



 





多數台灣人,希望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中國軍事開支約是台灣的15倍,雙方實力懸殊。吳釗燮表示,台灣必須採取不對稱作戰,讓中國明白,若要對台發動戰爭,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中華民國台灣與中國



 



在國共內戰失利後,國民黨在1949年撤退來台,自此台灣與中國分開統治數十年。儘管中共從未統治過台灣,台灣也有自身立法、司法、行政單位與軍隊,中國卻把台灣視為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根據中國中央政府網站,無論是「台灣」或是「中華民國」兩派主權主張,「本質沒有區別」,均是分裂主義者,也不受中國承認。



 





中國聲稱對台灣擁有統治權。(湯森路透)


 



網站指出,台獨有兩種類型:一類是以台灣為主體,發展台灣民族論,提倡「台灣前途由全體住民自決」,藉由國外勢力達成台灣獨立的目標,以「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另一類是認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希望藉由修憲、廢除台灣省,在國際進行「務實外交」,使兩岸分治逐漸走向「合法化、永久化」,成為與中國「對等的政治實體」,是「經過包裝的分裂路線」。



 



北京無法容忍自由

 



尤其是香港的處境表明,守衛台灣主權至關重要,可以保護世界唯一使用中文民主政體的地位。



 



在北京起草、在香港推行的《香港國安法》,被用來壓制香港的民主運動,與言論、集會、新聞自由。當局可擅自認定顛覆、分裂國家和勾結境外勢力,並以刑事定罪。法律成為逮捕民主活動人士,與反對政府的意見者的工具。



 



吳釗燮指出,「你看香港局勢,就是一場現代悲劇」。以香港《蘋果日報》被迫面臨停刊為例,表明北京益發不能容忍香港擁有自由,「《蘋果日報》是一個新聞的象徵,中國政府則希望抹滅這個象徵」。



 





24日凌晨,一名工作人員將最後一期香港《蘋果日報》運抵銷售點。(湯森路透)


 



他強調,台灣願意實現台海長久和平,也是台灣與中國的共同責任,雙方均需願意進行對話,在兩岸間建立起「和平及文明」的關係。



 



除了台灣以外,中國在南海等地區,也顯現出擴張的野心,「中國試圖擴大專制政權的影響力,在國際規則中強加威權主義的規則」。



 





紅線為中國宣稱的主權範圍。(擷取自百度地圖)


 



寧可相信中國是來真的





根據國防部「即時軍聞動態」統計,中國解放軍14到20日均派遣軍機侵擾我國西南空域(ADIZ),其中15日單日內派出28架次,擾台動作不斷。中國還利用混合戰術打擊大眾對民主的信心,「利用認知戰、虛假宣傳和軍事恐嚇製造焦慮」。





吳釗燮指出:「作為台灣的決策者,不能冒進,必須對此作好準備。當中國政府稱不會放棄武力犯台,同時在台灣周圍進行軍事演習,我們寧願相信這是來真的。」



 





中國解放軍20日派出1架運8反潛機進入我西南空域(ADIZ)。(國防部提供)


 



在4月7日記者會上,吳釗燮表示,若中國武力犯台,「我們願意毫無保留地保衛自己。如果需要戰爭,我們將參與戰爭。如果我們需要自衛到最後一天,我們就將這樣做」。隨後被中國列為「台獨頑固分子」,國台辦稱「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嚴懲,依法終身追責」。



 



作為回應,吳告訴《CNN》,對於成為中共的目標「備感榮幸」,「威權主義不能容忍說真話。我個人並不真正在乎所謂的終身追責」。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