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電視台》(AI Jazeera)的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26日在連接歐亞經濟重鎮的伊斯坦堡(Istanbul),舉行塞茲萊德路橋(Sazlidere Bridge)的開工儀式、並稱為該市西部修建運河的第一步,埃爾多安聲稱、這將「翻開土耳其歷史的新篇章」。
支持者認為建造伊斯坦堡運河、能改善該市西岸—博斯普魯斯(Bosphorus)海峽的交通壅塞問題,反對者則認為會衝擊自然環境、並使土耳其負債累累,更有當地媒體報導認為建造運河的資金來至中國、恐動搖地緣政治情勢。
埃爾多安在2011年首次提出修建45公里運河的「瘋狂計畫」,此運河將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和黑海(Black Sea)連接到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堡海峽),將耗資150億(新台幣約4千1百億元)美元,並在6年內完工。
政府表示該計畫將有效緩解博斯普魯斯海峽「塞車問題」,並且該項目將刺激運河周圍建造新的海港、橋梁、企業大樓、住宅區等,刺激商業以及經濟活動。
埃爾多安表示,「伊斯坦堡運河的項目被視為拯救伊斯坦堡的未來,將確保博斯普魯斯海峽周圍的居民人身財產安全。」
Mean while @RTErdogan
Today, we have opened a new page in Turkey's development history, we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Kanal Istanbul Project Sazlıdere Bridge. #KanalIstanbulWinnerTurkey https://t.co/gb3poABaIT
— Trajectory of Voice الرَّحْمَنُ?? (@TrajectoryVoice) June 26, 2021
交通學教授兼前任國會議員—伊力卡利(Mustafa Ilicali)表示,自2005年以來,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上交通量增長72%,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航線。
他表示該海峽為中東運送石油的海上必經之路,「現今太狹窄的海峽,容易導致貨運交通意外,造成船體破裂石油流入大海,漏油後果難以復原,將衝擊海洋生態。」
居住在伊斯坦堡的居民拜拉姆(Muzaffer Bayram)表示,「你們有看見海上一艘艘塞車的船隻嗎?等到有運河時,他們就不必在這一直等,並且會使政府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
反對者則認為運河將加劇伊斯坦堡水域汙染問題、增加地震時的危險、並且將加重土耳其負債衝擊疲軟不已的經濟。
城市規劃商會副會長—吉里特里奧格魯(Pinar Giritlioglu)強烈反對建造運河,「運河將把馬爾瑪拉海跟黑海混在一起,將衝擊已經相當脆弱的海洋生態,並且恐影響供水問題。」
農民古萊梅克(Ercument Gulemek)則不滿將徵收他維生用的土地,政府禁止他們擴大建造穀倉,「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工作,如果運河完成建造後,我只能當守夜警衛。」
埃爾多安在26日的開工儀式為8個車道、840公尺的路橋,將連接北馬爾馬拉高速公路(North Marmara highway),該高速公路將連接至新的機場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第三座橋。
反對黨共和人民黨、伊斯坦堡市長伊馬莫魯(Ekrem Imamoglu)稱26日的儀式只是「幻覺」,他表示,「這是公路樞紐計畫,跟運河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東分析師拉馬尼(Samuel Ramani)則是認同博斯普魯斯海峽、在過去半世紀交通量增長15倍,但是必須權衡環境以及地緣政治因素,有些傳聞該運河資金大部分來自中國,必須考量是否會影響土耳其政權。
Here's the clip of my interview with Al Jazeera on Erdogan's controversial Istanbul Canal project and it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https://t.co/JZr17QzQsn
— Samuel Ramani (@SamRamani2) June 26, 2021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