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出道的中國藝人、前男子團體EXO成員吳亦凡近來深陷性醜聞,外媒以「涉性指控」(sex allegations)、「約會強姦指控」(date rape allegation)、「宣稱好色成性」(Predatory Claims)、「饒舌歌手吳亦凡涉性虐待」(Rapper Kris Wu Accused of Sex Abuse)報導此事。
《英國廣播公司》(BBC)以「中國裔加拿大籍明星吳亦凡涉性指控,品牌方迅速切割」(Brands drop Chinese-Canadian star Kris Wu over sex allegations)為題,提到19歲的學生都美竹出面指控,晾出與他對話過程、「封口費」的匯款紀錄。
文章稱,吳亦凡以娛樂產業資源利誘女孩與他發展性關係,有些受害者甚至「未成年」。
事件延燒後,眾多品牌出面切割,稱合約早已到期無續約,或中止目前合作,刪除過去合作的貼文,包含寶格麗、蘭蔻、保時捷、騰訊視頻、王者榮耀、華帝、康師傅冰紅茶、立白、雪花MARRS GREEN、Tempo德寶、滋源、樂堡啤酒、巴黎萊雅、云聽、良品鋪子、韓束等品牌,路易威登(LV)則是暫停合作。
吳亦凡原是中國版《ELLE》雜誌及《COSMO》雜誌8月份的封面人物,今相關貼文也悄然被撤下。
於中國復旦大學求學的美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作者Jo Kim指出,吳亦凡否認了都美竹的說法。
然而,鑒於20多個女孩跳出來說曾是他的受害者或潛在目標,中國公眾已對吳失去信心。
Jo Kim將其視為是一場中國的準#MeToo運動,且醜聞發生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的敏感期間。即使目前真相未明,仍挑戰了黨的「公民道德建設」目標。
文章提到,網路掀起討論風潮,質疑對男性的性醜聞較寬容,且在資本的龐大勢力下,這些案件往往因於權力與金錢而被打壓。
中國演藝圈要求女明星符合「道德標準」,動輒大肆批判;對男明星卻是「尊重法律結果」。
明星也是中國社會角色的模板,其一言一行必須合乎黨意,重要節日須轉發官方媒體的微博,賑災金額也常常被拿來比較。
一旦代言品牌陷入「辱華」指控,明星也必須第一時間切割。
(延伸閱讀:歐陽娜娜、彭于晏、張鈞甯、陳立農解約力挺新疆棉! H&M、Nike、Adidas多大牌遭中國封殺)
公眾輿論發酵數日後,中國官方也出面定調。
《央視》貼文指出:「做藝先做人,做人德為先。藝人不僅是職業,更肩負社會責任。吳亦凡事件鬧成這樣,已不是娛樂八卦,而是一起影響重大的法律案件和公共事件,需要相關部門全面調查,解疑釋惑。以此為鑒,我們更要進行冷思考,到底什麼樣的人,能戴起『明星』這頂桂冠,並接受大眾審視,承擔榜樣責任。」
「近年來,個別藝人無論是私德還是公德,反復刷新下限,有不知恥者,嫖娼、酒駕、打人、吸毒無所不為,社會影響惡劣!有必要對失德劣跡者進行針對性的制度約束,通過行業自律倒逼藝人提高道德修養,把做明星的門檻提上來!」
人民日報旗下《踏浪青年》評論吳亦凡,「現在被市場淘汰,也算是他能給中國做的最後一件好事」,「法律只是私德的最低標準,在法律和私德之上,還有社會公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