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Business)報導,隨著中國加大對台的軍事壓力,迫使台灣正在為下一場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嚴重的網路攻擊戰(crippling cyberattacks)。
How do you stop a cyberattack? https://t.co/oMtwF9zZDv pic.twitter.com/Syt5hj911b
— CNBC International (@CNBCi) July 18, 2021
行政院資安處處長簡宏偉本月接受《CNN》的採訪時表示,台灣正在採取措施來防範技術上的漏洞,包括聘請20幾位電腦專家故意攻擊政府的系統、並幫助抵禦大約每月發生2千萬至4千萬次的網路攻擊行動。
「目前已經能夠抵禦絕大多數的攻擊,無法抵禦成功的只佔少數。從攻擊者的行為和方法來判斷,許多攻擊來自我們的鄰居。」簡宏偉說。
簡宏偉表示:「我國政府的運作高度依賴網際網路。重要的基礎建設如汽油、水和電力等皆高度數位化,所以如果我們的網路不夠安全、堅固,就容易被攻擊。」
美國19日指控:今年3月對微軟(Microsoft)發動的大規模網路攻擊,中國政府就是幕後主使者。英國和歐盟等也發布共同聲明,譴責中國在世界各地展開的惡意網路攻擊。
針對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0日表示:「我們強烈呼籲美國及其盟國停止在網絡安全問題上向中國潑髒水。」 「中方堅決反對並打擊任何形式的網絡攻擊,更不會對駭客進行鼓勵、支持或縱容,這一立場是一貫的、很明確的。」
簡宏偉表示,台灣政府懷疑去年發生的一起惡意軟體攻擊是由受中國支持的駭客所為。該起事件發生於2020年5月,台灣中油的系統遭到駭客攻擊,使顧客無法使用電子支付。
在給CNN的聲明中,中國外交部稱該指控「毫無根據,純屬惡意。」國台辦還批評利用網絡攻擊抹黑中國是台灣政府的「慣用伎倆」。
近年來中國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6月15日中國派出了28架戰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這也是我國自去年開始記錄中國派戰機擾台數量最多的一次。
中國甚至警告台灣「準備戰爭」,因為近年台灣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分析人士表示,派出軍機對中國有多種用途,如展示其軍事實力、獲取任何涉及台灣可能衝突的情報。
專家們不僅擔心軍事戰,也對網路戰表達擔憂。美國網路安全諮詢公司「記錄未來」(Recorded Future)7月10日發布一項報告,一個中國資助的團體正準備一些入侵活動,而鎖定的目標為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ITRT)。
記錄未來表示,中國團體鎖定多家台灣半導體產業相關公司為目標,想獲取原始碼、軟體開發工具和晶片設計。
國台辦對此無回應,但指責台灣煽動反中仇恨和加劇兩岸衝突。
許多國家都在關注日益嚴重的網路攻擊議題,最近幾個月,一連串的網路攻擊導致美國最大燃油管道癱瘓,並影響全球最大肉品供應商JBS在美國的主要業務。
美國司法部4月宣布,2020年是與勒索相關的網路攻擊「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根據網絡安全公司(Check Point Software)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2021年上半年勒索軟體攻擊事件增加了102%。
於此同時,台灣多位專家表示:有鑒於多年被攻擊的經驗,台灣已經逐漸適應了此類網路攻擊的風險。
台灣網路安全公司戴夫寇爾(Devcore)執行長翁浩正(Allen Own)表示,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北韓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組織了強大的「網軍」(cyber armies),以獲取情報、滲透到他國的基礎建設或自我防禦來面對潛在的攻擊者。這個現象凸顯了台灣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性。
翁浩正表示:「在資訊安全方面,很多人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在網路上發生」。
6月接受CNN專訪時,外交部長吳釗燮指責中國使用軍事恫嚇、散佈假消息和發動網路攻擊來破壞台灣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吳釗燮表示:「他們想透過各種方式塑造台灣人的認知,讓台灣人覺得台灣非常危險、台灣離不開中國。但是,台灣在應對網路攻擊方面有非常好的能力。因為我們在處理中方發起的網路活動方面有長期的經驗。」
杜浦數位安全(TeamT5)執行長蔡松廷表示,即使網路入侵得到解決,這類攻擊還是可能造成長期的後果,因為攻擊者可以從攻擊中得到有用的資訊。
蔡松廷表示:「我們經常觀察到,他們入侵後,第一件事就是竊取電子郵件和文件。所以就算你解決了這次的入侵,他們可能會在下個月或幾個月後回來。所以這個威脅是持久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