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政治壓力影響 伊拉克總理再次提出美國撤軍計畫

沈寧    2021年07月25日 14:30:00

《亞洲新聞網》的報導,伊拉克總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 )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在26日線上會談,討論美軍全面撤離伊拉克的可能性。



 



伊拉克外長侯賽因(Fuad Hussein)對媒體宣稱,「此次會面將會討論出全面撤離的時間表」,美國媒體則是表示此會面只是「重新定義」駐伊美軍。



 





 



駐伊美軍基地在24日遭攻擊,專家認為美軍若撤軍、將使遜尼派極端份子更加壯大,但總理撤軍立場非常堅定,據稱是受到國內龐大政治壓力、外加鄰居伊朗不諒解所致。



 





 



伊拉克政府承受內部壓力、極端組織威脅



 



儘管伊拉克政府在2018年宣布「正式脫離遜尼派極端組織的威脅」,但12日在首都巴格達(Baghdad)發生自殺式炸彈攻擊,30多人不幸死亡,隨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group)承認為該組織所為。



 





首都巴格達市場遭受炸彈攻擊。(湯森路透)


 



總理卡迪米深受鄰國伊朗的影響,雖然什葉派主導的伊朗與美國有相同的目標—「打擊遜尼派極端份子(意指伊斯蘭國)」,但是種種原因堆疊伊朗視美國為死敵。



 



伊拉克政府支持的民兵團體「人民動員(Hashed al-Shaabi)」,此組織為各大什葉派民兵組成,為了打擊伊斯蘭國而成立,該組織不斷要求美軍全面退出伊拉克,並在2021年已攻擊美軍基地超過50次。



 



伊拉克研究員吉亞德(Sajad Jiyad)表示,「如果此次伊拉克與美國會談,並未有撤軍的相關公告,我擔心親伊朗組織將會加劇對美軍的攻擊」。



 





伊拉克外長侯賽因。(湯森路透)


 



美國不願撤軍 預防伊斯蘭國捲土重來



 



2014年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領導派駐美國士兵以「反伊斯蘭國」為主組織軍事聯盟,在拜登接手後,美軍被正式歸類為伊拉克軍隊與反恐組織的顧問、訓練員。



 





伊拉克外長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3日會面。(湯森路透)


 



芝加哥大學伊拉克問題專家馬爾迪斯(Ramzy Mardini)認為美國立場將會「根本不變」。



 



他認為拜登與卡迪米的會面只是「做表面」,為幫助伊拉克政府解決國內壓力,當地的實際情形顯示美軍需要繼續駐守。



 



國際紅十字會中東地區主任馬蒂尼(Robert Mardini)認為,倘若撤軍將會給予拜登「政治成本」,2011年的美軍撤離造就2014年伊斯蘭國的壯大,爾後花費3年時間才奪回多個城市。



 



一位外交人士表示,「美國最不樂見撤軍後,不久必須面臨伊斯蘭國回歸」。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日前發生爆炸案。(湯森路透)


 



伊拉克國內情勢不穩 卡迪米尋求穩固政治地位



 



此次會談恐怕也會提及放寬對伊朗制裁,伊拉克目前面臨嚴重電力不足,然而電力卻重度仰賴伊朗,國內的地方腐敗、新冠肺炎、石油收入短缺等挑戰,仍大幅威脅伊拉克的民生。



 



馬蒂尼認為卡迪米與拜登會面,「最主要是政治考量,為穩固他在國內的政治基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