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接觸猶太題材,觸碰到真實景像之前,一再覺得前方滿佈層層面紗,立於歷史洪流中不朽的名人,包括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ob Dylan(祖父為烏克蘭裔猶太人)、華麗一族Rothschild家族(德裔猶太人)、·愛因斯坦(德裔猶太人)、佛洛伊德(奧地利裔猶太人)、Google創辦人布林(俄裔猶太人)、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高盛集團創辦人高盛(德裔猶太人)各方之霸都與猶太出身相關。
謹守教義,重要議題由拉比發言
回到現實,方恩格仍覺得猶太人無關神秘,只是比較低調,特別是他所處的「可巴德」(Chabad)教派被稱是猶太教最保守的一支分派,教義之嚴謹,可從方恩格受訪過程頻頻思考「這個問題應該由我們『拉比』來回答比較好」觀察。
我們透過方恩格助理與他聯絡,但不時碰上猶太人恪遵的「安息日」(Shabat),每週五日落到週日都不能對外聯繫,時刻體現猶太人自省的表徵。
媒體印象曾播送「猶太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民族」(《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德裔猶太人平均智商達115),猶太人在商界、學界、政界一再取得巨大成果,但即使如此,在台生活也有猶太人不懂的事。
猶太人也不懂的事
方恩格認為法人在台成立手續實在太冗雜,「台北市府應該讓申請流程再俐落一點,文件送審主管機關後要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要開會籌組籌備委員會、要選出理事、監事的會議、還要間隔一定時程、表格文件若有人寫錯,整個流程重跑、重新找齊散布各地的成員填寫」。
方恩格對繁雜手續印象深刻,「我們身為猶太人、是外國人,當然要遵守台灣規範,但作業實在冗長,台灣標準非常高,表格要填到很細,比如要知道你是國外什麼學校畢業?什麼工作經歷?成員一直對我提問,『為什麼成立猶太協會,還要知道我在台灣以外的工作經驗?跟成立這個協會有關聯嗎,為什麼需要提供到這麼仔細的資訊』」?
方恩格理解,「想知道到這麼細,可能是想確認申請成員的背景、能力,推測、確保每個新成立的協會是否能穩定營運,比如有財經背景,適合做這個協會的財務。但表格實在太細,協會成員在美國畢業的學校未必在台灣有知名度,這讓我在解釋填寫原因、填寫標準後,另需想辦法找出他們畢業學校的適當譯法溝通」。
聽下來,若官方單位作業風氣能更加俐落,「台灣」或許會給這群外來的友人更美好的印象;一如20年前首次造訪台灣的方恩格獲得的那樣。
撰文:陳怡杰 攝影:李昆翰 影音:羅佳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