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一波接一波 UBER遭爆研發程式躲避警方開罰

徐華廷    2017年03月06日 06:00:00

除了逃避當局監管及安全性的爭議外,UBER再被爆出研發程式來協助司機違法載客。美國《紐約時報》3日報導,為了讓旗下駕駛可以順利非法載客,早在2014年,UBER公司就已研發出一款程式,來警告司機其乘客是否為警察或是執法人員。真相被揭露後,UBER宣稱該程式是為了保護旗下司機。



 



今年2月10日,台灣UBER不堪交通部重罰而宣布暫停在台服務,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經營,也為UBER進軍台灣後的紛紛擾擾暫時劃下句點。然而在其他國家,UBER引發的爭議似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滿UBER退出台灣市場,UBER司機於2月26日在交通部外舉行抗議。 (湯森路透)


 



上周,UBER昔日工程師福勒(Susan Fowler)揭露了公司內部所發生的性騷擾和歧視醜聞;本周,網路上又出現了UBER執行長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對旗下司機爆粗口的影片。3月3日,UBER又被《紐約時報》揭露其刻意開發一款軟體,來協助旗下駕駛違法營業。



 



神秘「灰球」(Greyball)



 



在許多國家,只有特定的城市或是區域才能使用UBER的服務,司機如果在允許範圍外載客則會被視為違法。但由於沒被警察抓到就不會被罰款,因此仍有許多駕駛會在非法區域冒險載客。



 







 



《紐約時報》報導,UBER為了規避查緝,刻意研發了「灰球」來協助駕駛違法營運。灰球會藉由大數據來蒐集乘客資料,只要司機使用這個軟體,就可以判斷乘客是否可能為警察,駕駛便可以不接來避免被罰款。



 



UBER研發「灰球」的消息是由4名現職及曾任職的UBER員工所揭發,他們指稱,其實早在2014年,「灰球」就已經悄悄問世。當時,UBER剛開始在美國的波特蘭非法營運,公司面臨龐大的罰款,而為了避免再被罰,UBER便開始進行「灰球」的研發。



 






 







「灰球」會根據乘客的各項資料,來判斷其是否為執法人員。舉例來說,它會記錄使用者每次使用手機的地方,如果使用者時常在政府機關或其附近使用,「灰球」就會認定使用者可能是執法人員;它也會檢視使用者的信用卡資訊,看該卡是否跟政府機關做綁定;再者,它也可藉由用戶的社群網站資料來做判斷。



 



《紐約時報》另指出,為了揪出不法司機,警察會到通訊行買便宜的手機來假裝成一般乘客,但他們不知道的是,UBER員工早在這之前早就到各個通訊行去記錄這些便宜手機的裝置號碼了。



 









UBER:灰球是為了保護駕駛



 



英國《獨立報》報導,UBER發言人已承認確有其事,但她表示「灰球」是為了保護駕駛,並非為了逃避法律。



 



「灰球可以幫助駕駛過濾那些惡意的乘客,包含有暴力傾向的人,或是其它和政府聯手陷害我們的競爭者,」發言人表示,在某些情況之下,司機會使用這個程式來躲避警方的釣魚行動。



 



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其他國家政府也已經注意到這件事,並考慮禁止、或是將其作為與UBER談判的籌碼。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