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聯社》報導,27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與北京代表正在商討雙方在航太領域的潛在合作機會,包括在月球上建造人類基地。
中國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首先向中國媒體披露月球基地建設計畫,歐洲太空總署發言人赫韋斯滕達(Pal Hvistendahl)在26日證實中國的說法,對此他也詳述到:「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套野心勃勃的月球計畫。從60年代美國與蘇聯發展出太空競賽之後,我們對於太空的認知不斷改變,如今我們意識到,探索宇宙是為了和平目的,因此進行國際間合作。」
歐洲太空總署署長沃爾納(Johann-Dietrich Wörner)解釋,「月球村」建設計畫有益於國際社會更有效的進行宇宙探索活動,具體展望例如未來能作為國際火箭發射平台,方便前往火星執行勘查任務,以及太空旅遊業的發展,甚至是到月球上開採礦物資源等。
#esnc2017 kickoff at ESOC on Friday produced by our friends @cesahGmbH aka #BICDarmstadt https://t.co/rDNlHuEJQF pic.twitter.com/UClER0wmxL
— ESA Operations (@esaoperations) 2017年4月26日
蘇聯首次於1961年發射東方一號太空船成功運載太空人加加林(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觸及地球軌道後,歷經42年後,2003年中國成功發射乘載太空人楊利偉的「神舟五號」,中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3個能夠獨立展開航天活動的國家。
相較起來,中國的航太業起步較晚,但隨後中國的航太科技項目開始蓬勃發。
22日中國才發射了作為補充推進劑與物資的「天舟一號」,使其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補給活動,由於天舟一號規模甚大,此次航太活動也使中國展現世界上少數國家擁有的先進航太技術。
中國計畫準備在年底前啟動採集月球研究樣本的任務,2018年將對月球的背向地球的後半面進行展開首次探索活動,並帶回相關樣本進行研究。
赫韋斯滕達對此表述,歐洲太空總署希望能對年底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帶回的土壤樣本進行分析研究,並在未來發射歐洲飛行器對接中國的國際空間站,不過兩項目標還尚待商榷。
中國目前被排除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以外,ISS主要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歐洲等國的太空總署共同維護,會員國遍及全世界,美國由於擔憂中國將太空科技發展與軍事用途結合,因而在2013年立法禁止與中國有任何太空技術上的合作交流。
【熱門影片推薦】
●美韓連夜部署THAAD 示威民眾扔水瓶抗議
●川普推新稅制 遭譏量身訂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