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打破「泳池種族歧視」 美國非裔女將曼紐爾奪金牌

陳博臻    2016年08月17日 23:18:00

美國女子游泳選手曼紐爾(Simone Manuel)11日晚間以52.7秒與加拿大選手奧萊西亞克(Penny Oleksiak)並列女子100公尺自由式冠軍。曼紐爾除了打破奧運紀錄外,更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在奧運游泳單人項目奪下金牌的非裔女泳將。



 



此結果對非裔美國人來說意義重大。美國在種族隔離時代,曾禁止非裔族群進入白人專屬的公共游泳池,使非裔美國人較無機會接觸游泳,進而導致游泳能力普遍不佳。曼紐爾奪冠除了是她個人的勝利,更象徵非裔美國人逐漸了擺脫「泳池種族歧視」。



 





 



階級、性別、種族的交錯



 



美國第一座市立公共泳池位於波士頓,建於1868年。不過,該設施最初並非當作泳池使用,而是提供給沒有沐浴設備的移民勞工階級。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公共泳池的使用者主要為當地貧窮的移民,並以性別作為主要的區分界線。當時,泳池還沒有以種族之別進行區隔。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泳池逐漸開放男女共用,由於游泳空間容易有肢體接觸,白人男性「擔憂」白人女性遭非裔男性騷擾,因此北方主要的大城市依膚色區分泳池,且白人逐漸排擠非裔族群;南方城市則索性關閉公共泳池。所謂的「擔憂」,其實反映出因缺乏了解,缺少信任,導致社會焦慮的情況,特別是在泳池較為赤裸的情境。



 





曼紐爾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在奧運游泳單人項目奪下金牌的非裔女泳將。   (湯森路透)



 



二戰後取消泳池隔離政策



 



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決定,判決公共學校的種族隔離政策不適用「隔離但平等」原則。隔年,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藉此上訴,期望能取消泳池種族隔離,最後獲得地方上訴法院判決通過,此為反抗泳池歧視的先例。



 



二戰後,美國境內逐漸取消公共泳池隔離政策,非裔美國人於政治上也逐漸取得權力,然而過去的歧視歷史已使非裔社群不再重視游泳活動。美國游泳協會(USA Swimming)指出,70%非裔孩童近乎無游泳能力,導致溺水機率增加。1970年代至1980年代,許多城市停止興建公共泳池,甚至關閉泳池,導致有色人種為主的勞工階級缺少游泳機會。



 





美國選手曼紐爾(左)和加拿大選手奧萊西亞克(右)並列里約奧運女子100公尺自由式冠軍。   (湯森路透)



 



邁向種族平權新的里程碑



 



曼紐爾奪冠在美國種族歧視的歷史中具有獨特意義,然而近年來,美國發生許多種族歧視案例。例如,2015年美國紅十字會公布了一張宣傳泳池安全的海報,海報上非洽當(not cool)的行為大多以有色人種為圖例,白人則代表了所有的洽當(cool)的行為。



 



種族平權或許在美國尚未全面獲得勝利,不過曼紐爾奪冠無疑地象徵了非裔族群逐漸擺脫過去歷史,逐漸走向平權的里程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