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里約奧運今將圓滿落幕,台灣代表團壓軸賽項「男子馬拉松」今凌晨2點出賽完畢(何盡平以2小時26分名列第100名完賽),為選手加油同時,一起看看《上報》為你整理「男子馬拉松」這史上發生最多離奇軼事的賽項故事:
阿提卡區「馬拉松」市
「馬拉松」(Marathon)原是希臘阿提卡區(Attica)轄下一座城市名。西元前490年,波斯帝王大流士一世(Darius I)進攻雅典,雙方在馬拉松平原開戰,大流士一世最後敗退,希臘特遣快腿士兵菲迪皮德斯(Pheidippides)當「報馬仔」馬不停蹄跑了兩天,從「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廣場(約42公里餘)傳勝利捷報「我們贏了」,完成使命後即因體力衰竭而亡。
Pheidippides ran from #Marathon to #Athens to deliver the news of victory over Persia. He then collapsed and died. pic.twitter.com/T0lp1CtXn8
— Today Is Art Day (@todayisartday) 2016年8月21日
1896年雅典舉辦第1屆現代奧運,大會特地規劃菲迪皮德斯當年跑過路線舉辦比賽紀念這位希臘英雄。當年奪下金牌的是位名叫路易斯(Spiridon Louis)的希臘工人。不過,第三名的故事比他還精彩。
#DeOlimpiadas El griego Spiridon Louis ganó la maratón de la 1er olimpiada 1896, entonces de unos 40Km. pic.twitter.com/vLX7ZxRmVn
— Arcade Giacomo (@arcade_giacomo) 2016年8月4日
作弊搭便車
第三名本來也是個希臘人柏勒克斯(Spiridon Belokas),但他通過終點後,被第四名匈牙利選手凱爾納(Gyula Kellner)投訴作弊「跑到一半偷搭馬車」,柏勒克斯坦承不諱,凱爾納名次往前,柏勒克斯成為史上第一位被取消奧運馬拉松成績的選手。
第1屆如此離奇,第3屆不遑多讓。1904年美國聖路易市同時承辦奧運、世界博覽會,當年男子馬拉松賽地崎嶇不平,全程得越過7座約300英呎高(約91公尺)的山丘,平均氣溫高達32度,只開放2個補水點,當年僅有一半選手完賽。
第一位衝過終點線的是美國水泥工洛茨(Fred Lorz),跑了3小時13分,不過他也被檢舉作弊,原來他跑了9英哩(約14公里)就因大腿抽筋偷搭汽車,終點前5英哩才下車假跑,最後被處以一年禁賽。
吃禁藥提神
當年遞補金牌的是美籍英裔選手希克斯(Thomas Hicks),其實拉到今日標準,希克斯也會喪失資格,因當時賽前他因精神委靡,食用了訓練員給他的1毫克「士的寧」(stychinine, 今日老鼠藥成分)加一點白蘭地提神,結果希克斯仍恍恍惚惚通過終點(是史上最慢的奧運馬拉松金牌),賽後還有點因「士的寧」劑量過高在終點線暈倒。
第一個通過終點卻不是金牌
1908年故事感人多了。22歲義大利選手皮特力(Dorando Pietri)參加1908年第4屆倫敦奧運男子馬拉松,雖然起跑後39公里奮力超越南非選手黑弗隆(Charles Hefferon)成為領頭羊(一度領先3分鐘),但在終點前2公里因竭盡全力出現脫水,進入終點「白城體育場」(White City Stadium)時還轉錯彎,最後在大會人員攙扶、周邊觀眾不斷加油聲中,才一步一步跨過終點。
#Rio2016 verso la chiusura. Le storie olimpiche non finiscono: Dorando Pietri, lo sconfitto https://t.co/eox3Xmbx5N pic.twitter.com/K45sLjh4z9
— Linkiesta (@Linkiesta) 2016年8月21日
皮特力隨後即後被第二名美國選手海耶斯(Johnny Hayes)檢舉「非獨立完賽」取消金牌,但皮特力仍是該屆風頭最健者,運動精神不斷被傳頌,今「BBC媒體中心」(BBC Media Village, 白城體育場舊址)前仍有一條以他為名的紀念道路「Dorando Close」。
隨著奧運男子馬拉松賽制逐漸完備,各種千奇百怪也逐漸減少,但仍時有趣味狀況發生,如1960年第17屆羅馬奧運,來自衣索比亞的選手比基拉(Abebe Bikila)因為鞋子太緊、索性赤腳參賽,最後成為第一個在奧運奪金的非裔黑人,1964年東京奧運男子馬拉松賽也由他連霸金牌。
里約奧運馬拉松也有話題
德國雙胞胎女子馬拉松賽手。(湯森路透)
其實今年里約奧運(第30屆)馬拉松賽事也很有話題,女子馬拉松就有雙胞胎(26歲德國雙胞胎選手Anna Hahner、Lisa Hahner)、三胞胎(30歲愛沙尼亞選手Lily Luik、Liina Luik與Leila Luik)參加,即使她們最後都沒進到決賽。
愛沙尼亞三胞胎女子馬拉松賽手。(美聯社)
以下也許更有趣:一場跑了54年才完賽的奧運馬拉松。
跑了54年的馬拉松賽
有「日本馬拉松之父」之譽的金栗四三,21歲為了參加1912年第5屆斯德哥爾摩奧運男子馬拉松,先從日本花18天搭船再轉西伯利亞鐵路去瑞典賽場,比賽當天開跑時,金栗四三歷經長途跋涉、水土不服,加上32度熱浪高溫,跑著跑著失去意識、昏倒在瑞典鄉間,受附近小農照料醒來時,已是隔天的事。隨後,他在未知會大會下返回日本,當年奧委會一度以為他就此失蹤。
當年馬拉松賽場址、瑞典斯德哥爾摩省索倫蒂納市(Sollentuna kommun)設有金栗四三紀念牌。(wikipedia)
金栗四三4年後原欲參加1916年柏林奧運雪恥,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取消;之後,他陸續參加1920年第5屆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第16名)、1924年第8屆巴黎奧運(未完賽),成績並不亮眼。
1966年為慶祝斯德哥爾摩奧運55周年,瑞典電視台邀請75歲的金栗四三重返現場,象徵性完成當年賽事,他最後以54年8個月6天5小時32分20.3秒紀錄完賽。
Le Olimpiadi di Shizo Kanakuri https://t.co/DM0IjGQZGl pic.twitter.com/Y9rzAIdZqS
— Montecorriere (@Montecorriere) 2016年8月13日
54年間,金栗四三「跑著跑著」,不僅結婚,還有了6個小孩、5個孫子,這場馬拉松也成為奧運史上歷時最久的馬拉松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