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倡議提高軍費 錢從哪來「不知道!」

黃美旋    2016年09月09日 13:54:00

7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在費城(Philadelphia)一場演講中,一反以往的言論,呼籲國會消除對國防預算的財政扣押/封存(Sequester),並且承諾上任後將增加軍費支出,以提升軍備的數量及品質。



 



而無論任何政黨的國防專家們都指出,川普沒有提出背後的詳細策略。有分析家指出此番符合共和黨主流訴求的言論,是為了拉開與希拉蕊的民調差距,搶回中間派的共和黨員。

 






 



一反常態



 



川普說:「一旦入主白宮,我會要求國會將國防預算的財政扣押(Sequester)解除,並且會重新提一份國防預算來擴充軍備。」


 

但是在2013年美國面臨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時,川普曾表示,樂見國防預算刪減,甚至認為預算刪減的力道不夠。該年軍費支出下調9%,刪減了46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4600萬元)。


 




 



軍備增加為何?



 



國際政策專家哈爾同(William Hartung)說:「在他(川普)的演講中,我沒有看到任何的策略或是布局。他說國防預算增加後,美國就會變軍事強國,所以沒有人敢挑戰我們的地位。但這不叫策略,這只能叫實現願望。


 

據《路透》(Reuters)分析,隨著美軍在各地的基地先後關閉,川普提出的國防計劃,不僅沒有提到將如何容納額外增加的士兵和軍備,更無提及擴充軍備和增加士兵的原因。對於因為擴充軍備和士兵而增加的經費,川普陣營也無法提出任何估算數據。



 




  

錢從哪來?



 



身為雷根政府時期的國防官員,也是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與歐巴馬政府立場一致的智庫)的資深研究員科博(Lawrence Korb)說:「他(川普)只會呼籲要增加國防預算,卻不告訴民眾任何相關數據,或是他要如何籌措如此多的經費。」


 

被問到如何籌措額外增加的國防經費時,川普表示,一方面會要求國會提高國防預算上限,另一方面認為增加的經費可以全然藉由增稅等手法完全抵銷。



 




 

然而,川普的計劃內潛藏許多漏洞。首先,眾議院的多位共和黨議員大多主張打消預算赤字,未必會買單川普開的支票。此外,國防預算專家哈利森(Todd Harrison)也表示,藉由增稅、增加聯邦預算赤字和降低老年人及低收入戶的福利等來達到擴充軍備,不會受選民青睞。



 



增稅也不夠支付


 

另外,預算專家更直接指出川普提出的增稅方案不夠支付國防經費的增加。根據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的估計,川普的國防擴充計劃將會使預算在未來十年內暴增到最多9000億(約新台幣28兆5678萬元)。其中的4500億(約新台幣14兆2800萬元)可以藉由提高預算上限抵銷,不過剩下的經費即使是藉由各種增稅手段,也還有近1500億(約新台幣4兆7600萬元)的短缺。


 

不過上面所做的估算,還不包括現行的國防計劃。例如,在未來10年內,美國核能現代化將會耗費1兆美元(約新台幣31.7兆元)。



 



 





美國戰車。(湯森路透)


 



 



4月,美國陸軍參謀長麥利(Mark Milley)向參議院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經費即增加士兵的數量對陸軍還有國家都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基地會被迫關閉,一些照顧士兵及其家人們的計劃也會被迫裁減,以彌補預算的缺口。


 

曾擔任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時期國防部最高財務官員的札克罕(Dov Zakheim)表示:「這整個國防計劃一點也不實際,就只是說說而已。」他預估川普的國防計劃會導致未來5年內,國防支出接近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5000萬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