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可以看到分裂的美國,以及2種互不相容的價值觀。而近來人們也發覺,這種分裂的狀態在國會山莊(Capitol Hill,美國國會所在地)似乎早已司空見慣。
Washington's new low #washington https://t.co/cjo2wyYoMx pic.twitter.com/hp1VzlqY8M
— Trends Zone (@Trends_Zone) 2017年2月9日
根據《CNN》報導,2月7日時,由於民主黨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針對司法部長提名人塞申斯(Jeff Sessions)的辯論會上,朗讀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遺孀科麗塔(Coretta King)反對塞申斯的信件,而遭共和黨參議員指控其違反議事規則,最後更表決禁止華倫在辯論會上發言,引發相當大的爭議。
事實上,這次事件不僅僅只是國會山莊裡的茶壺內風暴,更反映出了政黨的嚴重對立。
《參議院症候群》(The Senate Syndrome)作者,同時也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史密斯(Steven Smith)便認為,「很難有更糟的情況。」
史密斯認為,儘管在美國的政治史上,不是沒有過黑暗的時代,然而,「很難想像,這種激烈的黨派之爭,會持續這麼久。」
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洛特(Trent Lott)更警告道,國會裡的兩極分化,會使得統治寸步難行。他認為目前的敵視程度,已經相當令人喪氣;也呼籲大家,不要對近來的混亂反應過度。
「我在1968年時來到這裡(指華盛頓特區),到現在為止,待在這個城市已經快要50年了。在我初來乍到的時候,國會山莊的臺階上,還有人拿著機關槍。」洛特在一次訪問時,這麼說道,「在那個抗議越戰、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的時代,政治非常的混亂。但是我必須承認,現在的情形,跟那時候的艱難狀況,其實也相去不遠。」
而這種艱難的狀況,其實不只洛特有所察覺,美國民眾更是感受甚深:美國國會在不斷空耗的情形下,滿意度已經跌至20%以下。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上,這種情形早有跡可循。
舉例而言,2016年6月時,民主黨議員路易斯(John Lewis)便為了抗議「共和黨阻撓槍枝管制法案交付表決」,而發起「佔領議場」的活動。
John Lewis gun control victory in Congress taken from civil rights playbook.https://t.co/LgNj1OYUAh pic.twitter.com/mzxSnPfpoP
— The Indian Express (@IndianExpress) 2016年6月24日
除此之外,議員交鋒時的用字遣詞,也越趨粗暴:2017年1月時,當民主黨阻撓川普(Donald Trump)提名的人選通過時,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便直言,民主黨應該要「走出敗選事實」。
民主黨領袖舒默( Chuck Schumer)則在麥康諾妻子趙小蘭(Elaine Chao)的運輸部長任命投下反對票;到了2月時,共和黨參議員哈奇(Orrin Hatch)更怒斥民主黨對財政部長提名人努慶(Steven Mnuchin)的爭論相當「愚蠢」(stupid)。
Did Steve Mnuchin mislead the U.S. Senate? Sen. Orrin Hatch says no. But multiple documents indicate otherwise: https://t.co/zr3tMgMAra
— Columbus Dispatch (@DispatchAlerts) 2017年2月4日
粗暴口角不斷在國會上演。對此,前民主黨議員考夫曼(Ted Kaufman)表示,在2009年他離開之後,國會的情形便每況愈下。他更將現在激烈的黨派之爭,歸咎於新科總統川普。
考夫曼警告道,川普對對手人身攻擊的習慣,也會影響其他政治辯論的品質。「不只在國會,這種情形在整個國家內,都會慢慢變成一種可以被接受的行為。」
此外,現在這種情形也讓部分議員擔心,在政治圈中某些優良特質已經漸漸淪喪。
民主黨議員尤德爾便表示,自己相當擔心「失去禮節」的情形。「在我出身的家族裡,父親和叔叔(2人均為前議員)都致力於『守禮』和『達成共識』。我討厭現在這種狀況。」
而共和黨議員威克(Roger Wicker)則將現在國會的窘態歸咎於民主黨。「我從沒看過一個敗選的政黨,表現得如此失望消沈。」
對此,民主黨可以反擊,共和黨出身的川普才是破壞慣例的罪魁禍首。
畢竟,川普本身便經常批評政治菁英,認為是這群人導致了國家的危機。在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上,川普甚至表示,「我們不會再容許政客光說不練、只是不斷批評抱怨,卻什麼都沒有做。」
看來,在這場越演越烈的黨派之爭之中,我們無法指望總統作為和平鴿。
儘管如此,將現在的情況,全數歸咎於川普身上,似乎也有失公允。史密斯認為,導致現在這種情形的原因有3個:作風大膽的政黨領導人;在外界推波助瀾下,愈趨黨派之爭的政治環境;以及日漸消失的跨黨合作。
「在過去的30、40年中,兩黨捲入了越來越激烈的國會風暴:小黨阻撓大黨立法,而這種狀況,又導致大黨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力打擊小黨。」
舉例而言,在近幾個月來,共和黨拒絕給歐巴馬(Barack Obama)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聽證的機會;與之相應地,民主黨也不斷阻撓川普提名的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通過任命。
"He will be a true defender of our constitution," Pres. Trump says of SCOTUS nominee Neil Gorsuch https://t.co/HsED0oSg8e pic.twitter.com/JqK9wWMrp1
— CBS News (@CBSNews) 2017年2月18日
這麼看來,當兩黨傾軋、互不合作成為國會山莊日日搬演的橋段,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或許,還需要漫長的等待。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