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重回獨裁時代? 前司法部長成杜特蒂「殺雞儆猴」首選

蔡汶靜    2017年03月05日 07:00:00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上任後展開血腥掃毒,超過7000名被控涉毒的「毒犯」遭到濫殺,不僅引發人道危機,也激起國內外的批評聲浪不斷,質疑總統涉入這些「法外處決」慘案。



 



2月25日,大力抨擊杜特蒂的菲律賓前司法部長、參議員利瑪(Leila de Lima)遭到逮捕,恐成為掃毒行動以來第一個因異議而入獄的政治犯。



 



菲律賓參議員利瑪(Leila de Lima)從警車裡朝群眾揮手。(湯森路透)


 



「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25日早晨,利瑪精神飽滿地坐在牢房外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眼神流露出不尋常的冷漠。「這(逮捕行動)反映了杜特蒂打壓異議的企圖。」



 



她更懷疑,這場逮捕行動是為轉移焦點,避免媒體注意杜特蒂疑似曾買通殺手執行法外處決的消息。



 







(利瑪被拘留一周後,2日發表聲明。)



 



打壓異議份子



 



57歲的利瑪於2016年6月就任參議員,眼見杜特蒂縱容「掃毒戰」失控的局面,她發聲抵制這個不人道的政策。上任兩週內,利馬即推出反制杜特蒂的措施,呼籲針對這場「反毒戰」造成的法外處決進行深入調查。



 



杜特蒂當然不會放任利瑪毀去他的政治聲望。杜特蒂2016年8月公開宣稱,利瑪任司法部長期間,曾放任馬尼拉「新畢里彼監獄」(New Bilibid Prison)內進行毒品交易,對毒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將她的感情生活攤在陽光下狠批一番。



 



「她(利瑪)心知肚明,如果她繼續批評杜特蒂政府,她最後將入獄。」利瑪的律師解釋,「她已有所準備,而且她不願噤聲,因為濫殺還未止息。」



 






 



殺雞儆猴?



 



2016年10月,利瑪因「販運毒品」正式遭到起訴。2月,逮捕利瑪的計畫啟動。2月23日,地方法院發出逮捕令。



 



擔心最糟的情況發生,利瑪在2月23日晚間返家,和家人度過入獄前的最後一晚。不過,返家沒多久,她就接到電話,得知警方正在前去逮捕她的路上。於是,利瑪匆忙趕回議會辦公室和屬下會面。



 



菲律賓參議員利瑪(Leila de Lima)從警車裡伸手。(美聯社)


 



隔日早上8點,在眾目睽睽之下,利瑪束手就擒。她形容入獄的感受:「蓋上指紋、拍犯人像,實在是太不真實了。」利瑪遭到逮捕的消息很快地傳遍了國內外,26日所有菲律賓報紙的頭版都刊登著她的照片。



 



利瑪認為她是第一個因反抗杜特蒂而入獄的政治犯。這場逮捕行動是杜特蒂為封住她那張不願停止的嘴,而進行的殺雞儆猴措施。



 



聲援利瑪的菲律賓群眾。(湯森路透)


 



避免媒體撻伐總統踐踏人權



 



利瑪的法律團隊質疑此次逮捕的合法性,政府官員的逮捕令不應是由地方法院發出,也沒經過必經的審查過程。「他們(法院)試圖說明利瑪不是政治犯,但這不是政治騷擾(political harassment)是什麼?」菲律賓人權委員會(Philippine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前主席羅塞萊斯(Etta Rosales)批評,國際間的人權正在走下坡,而杜特蒂正是打壓人權的其中一份子。「利瑪希望她遭到逮捕能引起人們對此事的關注。」



 



利瑪懷疑,逮捕她可能是杜特蒂用以轉移新聞焦點的策略。利瑪被捕當週稍早,一名達沃市(Davao)退休警官供稱,杜特地曾於任職當地市長期間,以400至2000美金(折合台幣約1萬2383元至6萬1917)買通「達沃行刑隊」,對所有「吸毒的嫌疑犯」執行法外處決。而這場「反罪」行動造成的死傷人數至今仍不計其數。



 







 



杜特蒂2016年曾否認涉入這些「毒蟲」慘死的命案。但若此警官的證詞屬實,等於給了杜特蒂響亮的一巴掌——這無疑是總統公然踐踏人權的直接證據。



 



「人權守望」(Human Rights Watch)亞洲分會長凱恩(Phelim Kine)分析,杜特蒂逮捕利馬的行動,象徵著「反毒」勢力從都會貧民區蔓延到了政府的立法機關。「不只議會,就連其他菲律賓民主的支柱們——從媒體到司法機關,都應該擔憂未來。」他觀察,杜特蒂欲削弱菲律賓政府的治理體系,使政策轉為個人仇恨的伸張。



 



菲律賓參議員利瑪(Leila de Lima)被捕。(湯森路透)


 



專制獨裁的時代尚未遠去



 



杜特蒂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持而當選總統,1月民調甚至有高達83%的支持率。滿口髒話、行事獨裁果斷杜特蒂之所以受到人民歡迎,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的理由有幾分相似:那些住在城外、不屬於菁英份子的選民受夠了數十年來由上層階級鞏固的社會秩序,渴望強而有力的改革。



 



「我們相信他是真正關心菲律賓人民的。」50歲的珊地亞格(Isabelle Santiago)向《時代雜誌》表示,「你們(外國媒體)不喜歡他,是因為他說話的方式。...但對於我們菲律賓人來說,那很自然、是非常真誠的。」



 



聲援利瑪的菲律賓群眾。(美聯社)


 



2月26日是菲律賓人推翻獨裁總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的「人民力量革命」31週年,人們聚集在首都馬尼拉桑托斯大道(Epifanio de los Santos Avenue)上的人民力量紀念像前懷想當年。



 



不過,菲律賓極權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嗎?「假以肅清社會的藉口,這些奉行極權主義的總統灌輸恐懼、違背人權。」律師托倫堤諾(Maria Aleta Tolentino)見證了昔日馬可仕政權的專橫。看著杜特蒂縱容暴行,他擔憂地說道,「回到當時,我們的敵人是共產主義者,現在則是毒犯。兩者如出一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