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英國電腦科學家柏納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發明了全球資訊網(WWW),但守護網路作為一個自由、公正且平等的平台,還有賴所有使用者的合作。
61歲的柏納李於11日的公開信中寫道,「我可能發明了網路,但網路今日的樣貌是所有人共同打造的。」他提出過去1年間特別讓他擔憂的3個網路趨勢,並鼓勵全球網民聯手守護網路理想的樣貌,達成造福全人類的目標。
As the #WebTurns28 we must work to make it an equalising platform that benefits all of humanity: https://t.co/GZvisd6BYP #HappyBirthdayWWW pic.twitter.com/Y1qwuJUXpa
— The Web Foundation (@webfoundation) 12 March 2017
首先是使用者喪失了個人資訊的控制權。柏納李指出,現行商業模式常在冗長的使用規約下,以免費內容交換使用者個人資訊,許多人因此交出個人資訊的使用權,且時常沒有要求企業不得分享與第三方的途徑。
同時,與企業合作的政府也在提升監控網路行為的強度。在極端的例子中,在網路發表政治異議的人民可能被捕。這也帶來寒蟬效應,限縮了網路對話的空間。
延伸閱讀:中國網路長城再升級 連VPN都要清算
延伸閱讀:WikiLeaks再解密 智慧型電視成CIA最新監聽工具
第二是錯誤資訊的流通太過簡易。如今許多人透過少數幾個社群媒體或搜尋引擎獲取新聞與資訊,這些平台的營利模式使用分析閱讀習慣的演算法,誘使使用者點擊更多連結,使得符合個人偏見的假新聞容易野火燎原。立意不善者在此其中也有獲取金融或政治利益的機會。
延伸閱讀:【打擊假新聞】「社群網戰」開打,臉書是社群媒體?新聞媒體?
第三,政治宣傳需要透明化及理解性。承上兩者,政治宣傳活動如今可以針對更加明確的群體量身打造。部分宣傳活動有指向假新聞、降低人民投票意願的不道德嫌疑。柏納李表示,「聚焦廣告(Targeted advertising)讓宣傳團隊得以對不同群體傳遞不同、或許相衝突的訊息,這是民主的嗎?」
柏納李力陳,網路使用者應重獲公平的個人資訊管理權力。我們也必須反擊政府在監控上施展過當的權力,鼓勵Google、Facebook等公司發揮守門功能,阻止假資訊流傳,但同時需阻止任何組織獲得決定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權力。
柏納李寫道,「我們亟需消弭網路政治宣傳中的盲點(internet blind spot)。」提升演算法的透明度,了解影響生活的決策是如何做成的,或許對此設立一套基本原則。
由柏納李於2009年成立的「全球資訊網基金會」(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將在新的5年計畫中進一步研究這些問題,發掘更主動的對應方式。
柏納李解釋,在28年前,他想像網路會是一個讓所有人跨越地理與文化區隔,得以平等地分享資訊、獲取機會與彼此合作的平台。在很多層面中,這些目標都已實現。但也有一些令人擔憂的趨勢,是需要共同應對、解決的。
The world wide web turns 28 on Sunday. Find out how it all began: https://t.co/cxCieM79pe #WebTurns28 pic.twitter.com/ocOkQZ9Gvh
— The Web Foundation (@webfoundation) 9 March 2017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