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龍頭品牌UBER首次對外透露公司2016年的財務狀況,數字顯示其2016年虧損竟高達28億美元(約新台幣856億元)。外媒大膽推測,如果再加上其在中國的虧損,金額可能再推升至38億美元(約新台幣1161億元),甚至名列全球前十大虧錢公司。
4月14日,共享經濟龍頭UBER藉由媒體首次對外公布了部分的財務狀況。
由於UBER並未公開上市,依照規定並不需要對外公開營收。在此之前,所有UBER的營收資料都是由內部員工或是少數的投資人所洩漏。
根據UBER所提供的資料,其2016年的收入為65億美元(約新台幣1987億元),然而虧損卻高達28億美元(約新台幣856億元)。
不僅如此,這筆資料並未列入UBER在中國的虧損。《彭博》(Bloomberg)推估,如果加上在中國的虧損,則UBER在2016年在全球一共虧損了38億美元(約新台幣1161億元)。
2016年8月,UBER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打車,正式退出中國市場。《彭博》(Bloomberg)與其他國外媒體推測,2016年UBER在中國市場一共虧損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5億元)。
Uber says it lost $2.8 billion in 2016 https://t.co/JkIEy1oyte pic.twitter.com/elvYHa7sTo
— CNN (@CNN) 2017年4月15日
《市場觀察》(Market Watch)斷言,如果該數據屬實,UBER甚至名列全球前十大的虧錢公司。
《市場觀察》引用了財務分析公司「Audit Analytics」所提供的數據,全球前十大虧錢公司第一名為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虧損金額約64億美元(約新台幣1956億元);第十名為威德福國際公司(Weatherford International Plc.),虧損金額約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08億元)。
有學者對於UBER的未來並不樂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羅立(Evan Rawley)評論:「以一季來說,這個虧損數字就跟燒錢差不多」。
《彭博》報導,UBER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經燒掉了80億美元(約新台幣2445億元)。而公司先前宣稱目前手上擁有70億美元(約新台幣2140億元)的現金再加上23億美元(約新台幣703億元)的信用貸款。
儘管UBER罕見地公布了2016年的全球營收,但卻拒絕公布每一季的詳細狀況。公司僅表示去年第四季的營收有顯著的成長,光是營收就高達了29億美元(約新台幣886億元),比第三季多了了74%。
然而即使是虧損,UBER仍保持樂觀態度。「對於公司業務健康的成長,我們感到很幸運。」UBER美加地區的總經理霍特(Rachel Holt)在給《彭博》的信件中說道。
另外,在信中UBER也承認他們在許多地方都還有改善的空間,包含組織管理、企業信賴、以及和旗下駕駛的關係…等。這段話被視為在UBER先前的種種醜聞。包含先前公司內部的性騷擾事件、非法載客軟體的開發、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的侵權爭議。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北韓慶祝國父誕辰 全世界謹慎以待
●【影片】自願釘上十字架 菲律賓人體驗耶穌受難
●【影片】喜歡就拿走吧! 「白象野曝」換物計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