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論文審稿內容造假 遭重量級國際期刊撤稿107篇

蔡娪嫣    2017年04月22日 10:03:00

總部位於德國、世界知名學術出版商斯普林格 (Springer)20日撤下知名醫學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2015至2016年內所發表的107篇論文。這些論文遭撤的原因為,作者捏造同儕評鑑(peer review),涉嫌造假的學者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醫學院或醫院。



 



造假學者來自中國知名大學



 



《腫瘤生物學》在2016年年底合約到期前,隸屬於出版商斯普林格。該刊物2015年的影響係數為2.9,在213個腫瘤期刊中排名第104。



 



斯普林格20日在聲明中表示,2015年和2016年曾發現同儕評鑑造假的案例並撤稿,斯普林格團隊認為有必要展開深入調查,於是又發現這波撤稿的造假學者,其造假行為與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所建議的造假行為如出一轍。



 



根據斯普林格公布的名單,這波撤稿的造假學者來自中國多個知名醫院和醫學院,例如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斯普林格的聲明。(翻攝自斯普林格官方網頁)


 



造假審核者電子信箱



 



同儕評鑑是確保論文質量的關鍵流程。據悉,論文投稿後會由編輯先審論文是否符合期刊定位,再由第三方專家進行評審。目前遭撤稿的論文問題出自於作者在專家評審方面造假。



 



造假同儕評鑑者,通常捏造一個「外請專家」或提供一個真實的專家,透過假電子信箱向期刊提供對該論文的高度評價。



 



斯普林格20日撤下知名醫學期刊《腫瘤生物學》2015至2016年內所發表的107篇論文,圖為示意圖。(湯森路透)


 



中國1匿名學者向《新京報》透露,醫學的專業性高,因此1篇醫學論文的價值如何評估是否具有發表價值,端看同儕評鑑的審稿評價。造假同儕評鑑在審稿程序上已經不公正,因此這樣的行為是沒有學術道德的。



 



《腫瘤生物學》2017年開始由出版商SAGE負責。SAGE發言人表示,有事先被告知此次造假事件的調查和撤稿規模,並商討新的審查方法,未來將為論文作者推薦審稿人,並嚴格要求審稿人使用機構的電子信箱。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整頓市容 曼谷下令禁擺路邊攤



●【影片】打造太空站藍圖 中國「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影片】經濟衰退民不聊生  委內瑞拉示威釀3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