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或被槍殺? 菲律賓南部受困平民賭命逃出圍城

蔡娪嫣    2017年06月15日 08:21:00

菲律賓南部城市馬拉威(Marawi)5月底遭到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分支攻擊,該城市多處被恐怖份子佔領,菲國當局至今仍未收復。《路透》(Reuters)報導,超過三周以來,居民被困在遭戰火蹂躪的家鄉,面臨飢餓、砲彈以及被捕捉的威脅,有些居民仍選擇大膽地逃出城市。



 



馬拉威的建築起火冒出黑煙。(湯森路透)


 



300至600人仍受困



 



IS分支5月23日開始在菲國南部肆虐,他們的殘暴行徑包含綁架、殺害當地的基督徒。自騷亂起,馬拉威逾20萬居民幾乎撤離,但據軍方統計,仍有300至600名民眾仍受困或是被囚為人質。



 



根據菲國軍方表示,恐怖份子組織吸收外籍成員,且擁有技術純熟的狙擊手,以及各式精良武器,包含火箭推進市手榴彈、突擊衝鋒槍等,3周以來持續與菲國軍方對峙。



 



被派遣至馬拉威作戰的菲國軍人。(湯森路透)


 



坦克駛入馬拉威市區。(湯森路透)


 



「餓到吃毛毯果腹」



 



地方危機處理委員會發言人阿迪翁(Zia Alonto Adiong)12日表示,受困家園的民眾沒有自來水和電,許多人承受著飢餓。他說,有一戶家庭甚至開始吃他們的毛毯果腹,「人們開始冒著危險渡橋,因為他們沒有任何選擇─原地不動或是出逃,都是死路。」



 



阿迪翁說,目前至少有100人冒著被狙擊手掃射的危險,徒步離開馬拉威市。也有人游泳渡河或是馬拉威市旁的湖泊,到達安全的地方。



 



士兵在罹難弟兄的棺木上,放置菲律賓國旗。(湯森路透)


 



菲國總統杜特蒂探視作戰中受傷的軍人。(湯森路透)


 



重獲自由的平民通常會接受心理與身體上的治療。主治醫生說,這些在衝突地區努力求生、目睹激進份子可怕暴行的人們,展現了人類的心理抗逆能力。心理醫生安奇塔(Gioia Ancheta)說:「穆斯林借給基督徒頭巾,幫助他們躲避恐怖份子。」



 



幸運逃出的10人



 



13日破曉,一場驚心動魄的逃出冒險在馬拉威上演。5名警察及5名基督徒平民離開家園,前往城市商業區,沿途躲避恐怖份子部署的狙擊,抵達政府控制的阿格斯河(Agus River)西岸。



 



幸運逃出的10人接受訪問。(湯森路透)


 



這支逃出隊伍的第一指揮官歷達山(Lumna Lidasan)拿出一張地圖,上面顯示從城市到通往河岸的邦格羅大橋(Banggolo)需跨越7個街區。他說:「看到狙擊手時,我們必須不停地找掩護。」



 



歷達山說,當他們抵達橋邊時,看到在另一邊等待的菲國部隊。然而,他們必須越過橋上25公尺毫無遮蔽的距離,躲過在高樓處埋伏的狙擊手,才能真正逃離。他當時很害怕,但明白已沒有退路。



 



他噙著淚,說道:「我們不能考慮自己,我們該考慮的是民眾的安危。」



 



幸運逃出的居民。(湯森路透)


 



逃出的5位基督徒平民各個傷痕累累。1人在12日晚上腿部中彈,其他人則是被子彈打穿水泥牆的碎片傷到。



 



現年33歲的維拉克茲(Mateo Velasquez)是逃出的基督徒之一,他說:「當狙擊手朝我們攻擊時,我們以爬行方式前進,但我還是被子彈擊碎的水泥打傷。我的腰包被子彈擊中,不過多虧了裡面的錢幣,替我擋下致命傷。」



 



馬拉威市的建築圍牆被人塗鴉:「歡迎來到IS的家。」(湯森路透)


 



歷達山描述10人被圍困的3周是如何度過的。他們躲在一間擁有地窖的平房內,有基本的罐頭食品與米糧,但必須定期地進行「自殺任務」─找水源。



 



激進分子常常在平房附近巡邏,藏匿到忍無可忍的他們,最後決定為自由奮勇逃出。



 



救援中心的志工緬懷罹難居民及士兵時,悲傷地留下淚水。(湯森路透)


 



恐怖份子行徑殘忍



 



13日的軍方報告指出,另外1組18人的逃出隊伍則沒那麼幸運。恐怖份子敲了他們窩藏民房的大門,迫使他們必須從後門逃出,直接設法離開馬拉威。



 



報告寫道:「恐怖份子在他們背後追趕,對著他們任意掃射,他們之中有5人喪命,8人被當作人質捉回。」



 



在馬拉威市內活動的恐怖份子。(湯森路透)


 



在馬拉威市內的恐怖份子。(湯森路透)


 



【編輯推薦】



《日經亞洲評論》專訪郭台銘 氣到槌桌批日官員阻標東芝



 



【熱門推薦影片】



●倫敦24層高樓大火 住戶急跳樓逃生



●羅德曼訪平壤 北韓旋即釋放美國學生



●它叫「重金屬」! 世界首把3D列印鋁製吉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