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間的緊繃關係已持續多年,誰也沒料到「真的打了」。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知名烏克蘭戰地記者古梅紐克(Nataliya Gumenyuk)對俄羅斯惡行感到無法置信,她在聲聲砲擊中醒來:「我無法接受烏克蘭可能遭到全面入侵的想法,但是當空襲降下、俄羅斯入侵,我人就在這裡」。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和「黑海明珠」敖德薩(Odessa)等城市,在2月24日凌晨5時遭到轟炸。
古梅紐克長年的戰地記者經驗,讓她很快地能辨認出爆炸巨響的方位,預測俄軍正在摧毀烏克蘭軍事基地和機場,目的是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同時接到軍方應對戰略的消息。古梅紐克清楚接下來的走向,關於戰爭的知識讓恐懼獲得一些緩解。
但是當她接到一位著名俄羅斯獨立記者的電話,話筒不斷傳來愧疚和道歉聲,這位記者正在為俄羅斯的入侵向烏克蘭人乞求寬恕。即便兩人從未見過面,也是身經百戰的戰地記者,戰爭的殘酷仍令人感到絕望。
A Russian independent journalist called me for a quote after Russia launched airstrikes all over Ukraine. She started begging for forgiveness for what her country is doing and may do to mine. We talked, and cried.
My articles on how it started @guardianhttps://t.co/uo7TaF9stW
— Nataliya Gumenyuk (@ngumenyuk) February 24, 2022
Historic, awful, still can’t believe it.
Amazing work by my colleagues @Andrew__Roth @_EmmaGH @lukeharding1968 and @julianborger with strong column by @ngumenyuk pic.twitter.com/G6Pf5CJTRb
— Shaun Walker (@shaunwalker7) February 24, 2022
多年來,古梅紐克不願將任何獨裁者或戰爭比喻成希特勒或第二次世界大戰。她認為,這樣的類比是誇大、甚至相當粗俗;然而,面對俄羅斯凌晨空襲,她無法不聯想到最糟糕的結果。
「凌晨轟炸」對烏克蘭人而言,是一段慘痛的歷史記憶。1941年德軍轟炸基輔,廣播發出公告「凌晨4點,基輔遭到轟炸」;82年過去,古梅紐克痛心寫下:「2月24日凌晨5點,基輔遭到俄羅斯轟炸」。
面對俄羅斯軍隊步步逼近,烏克蘭往西歐的交通要道塞滿逃難民眾。但是,對古梅紐克而言,現在只有一個地方得去:東部前線。她決定放棄維也納的高額獎學金,到戰爭現場報導人性和事實。
入侵後兩個小時,古梅紐克的家人還安穩地睡著,她不願意將戰爭噩耗傳進他們的耳裡,「我沒有打給他們,我真的不想。我想為他們延長和平,哪怕只有幾個小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