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人物】印度羽球女神辛度 里約惜敗奪銀經歷與小戴心心相惜

邱惠鈺    2021年08月02日 20:00:00

本屆東京奧運備受關注的羽球女子單打賽事於1日晚間落幕,我國世界球后戴資穎在令人幾乎難以喘息、連得又連失的3場追分賽後,還是不敵防守、進攻能力也相當優越的23歲中國女將陳雨菲,替台灣奪回銀牌。



 



而決賽開打前的銅牌爭奪戰也不容錯過、值得回看。場上中國派出何冰嬌,對上印度女將辛度(PV Sindhu)。擁有里約奧運奪銀紀錄、女單排名暫居世界第七的辛度,最後也成功以多次斜線球得分,比數21:13、21:15直落二擊敗何冰嬌。



 





 



辛度在週六(7月31日)剛與戴資穎在半決賽交戰,最終雖然遭小戴高超球技拍落、無法進入金牌戰,不過兩強激烈競賽已成功引起關注,更被印媒比喻為如同網球名將費德勒(Roger Federer)與納達爾(Rafael Nadal)一般的世紀對決。



 





球后戴資穎週六與印度女將辛度精彩對決。(湯森路透)


 





 



其實,自從在里約奧運嶄露頭角後,辛度如同戴資穎,從小被發覺具有羽球天份、專心投入受訓栽培的過程便被一一挖出。如今又一面國際級獎牌加身,使她正式成為印度第一位獲得兩面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已被譽為印度體育界女神。



 



印度總統柯文德( Ram Nath Kovind)對辛度的場上表現也讚譽有佳,在奪下銅牌後,便將她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態度,設為國人的效仿標準。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也特別恭喜辛度,認為她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奧林匹克運動員。



 






 



網上雖然稱辛度為「印度一姐」,但她的年齡其實比小戴還小兩歲,遺傳自家中長輩1米8的身高、多年訓練而來的精實身材,退去戰袍後不過是年僅25歲的靈魂,會踏上職業羽球生涯,也是被同樣曾代表印度征戰國際排球賽事的父母所發跡。



 



辛度從8歲便開始打羽球,為了培養她,父親可說是煞費苦心,過去12年來日日半夜比辛度先爬起身、把她從床上挖起,載到離家60公里的印度羽球名將哥佩可汗(Pullela Gopichand)培訓中心,實際和辛度啟發對象一對一訓練,這次站上奧運體育殿堂前,她還被哥佩可汗禁用手機長達三個月。



 



回看辛度的個人職涯,她於10歲參加由戈比昌德羽毛球學院(Gopichand Badminton Academy)舉辦的比賽時便已取得不少佳績,直到2020年3月,已打過468場女子單打比賽,其中贏得328場、輸掉140場,20場雙打則是10輸10贏扳平。



 



2016年里約奧運奪下銀牌後,辛度個人身價受獎金加持也水漲船高,於2019年達到55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億5360萬元,光是摘銀後獲得印度國家、各省政府以及印度奧委會等組織,隨後添加的個人殊榮及獎金,便價值超過新台幣5千萬元。此外也與優乃克(Yonex)、李寧(Li Ning)等十多家運動品牌簽下代言。



 











 



受訓之餘,辛度個人愛好也不離不開運動,例如游泳、瑜珈和冥想都是她的興趣之一,當然也是個熱愛吃美食、有個甜點胃的女生。此外,由於羽球已完美融入她的生活,和小戴一樣的單純個性並未因聲勢高漲而扭曲。兩人即便賽場上打得火熱,私下其實是相知相惜的好友。



 







戴資穎2日凌晨在個人臉書發文,表示無法如願摘金後,被辛度大大擁抱及鼓勵話語軟化、爆哭後選擇接受事實,並鼓舞自己「戴資穎,你很棒」。(湯森路透)


 



對於戴不惜加重腿部傷勢、即便膝蓋瘀青也要完成摘下奧運金牌的個人目標,最終無法如願以償僅得銀牌的經驗,辛度早在2016年就曾經歷過。兩人一同從頒獎台前的大批媒體鏡頭返回幕後時,辛度便大力擁抱台上看來堅毅微笑,實則壓抑悲傷情緒的小戴,溫柔言道「我知道妳很難受,妳已經表現的很好,只是今天不是妳的局」。



 



可見自幼便開始努力征戰大小賽事,在場上揮灑青春、付出全力證明實力的共同經驗,台灣球后與印度女神確實心心相惜,也期待兩人暫時休賽恢復還能有更多切磋機會、不止於18次,攻破個人紀錄同時,也能滿足各界球迷期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