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世衛組織便挨批對中國態度過軟,許多人也將組織譏為「中國衛生組織」(Chinese Health Organization)。
預計於24日出版的新書「餘震:疫病政治與舊國際秩序的終結」(Aftershocks: Pandemic Politics and the End of the Old International Order,暫譯)指出,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公開場合謹慎地表揚中國,同時在私下向中國施壓,而世衛對中國的耐心也逐漸消磨殆盡。
然而,譚德賽小心翼翼的態度顯然無法容於川普政府,川普政府對世衛組織和中國的敵視,與多次的公開批評,也破壞了世衛的算盤。
本書由學者萊特(Thomas Wright)與卡爾(Colin Kahl)合著。萊特是專研美國對全球關係的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學者;卡爾近期確定出任美國國防部次長。
This book reveals how Tedros lost patience with China: When a WHO-China joint study team announced in February the lab leak theory was “extremely unlikely” and not worth exploring, senior WHO staff were shocked. “We fell off our chairs,” one member said. https://t.co/TtzYghD7sa
— Yanzhong Huang (@YanzhongHuang) August 19, 2021
兩人在書中揭露,當參與疫情溯源調查的世衛科學家2月宣布「武漢實驗室為病毒源頭」的說法「極不可能」,且不值得進一步調查時,世衛組織高層感到相當震驚,他們告訴作者「我們從椅子上摔下來」。
前往武漢調查病毒源頭的國際專家團屈服於中方壓力,沒有真正進行調查,即駁回實驗室外溢論,引起世衛組織高層的注意。
譚德賽批評,研究「規模不夠大」(not extensive enough),且中方並未即時、全面地分享相關資訊。
自此,世衛與中國的關係急轉直下。中國官員7月表示,他們不再接受任何對中國的新冠肺炎溯源的進一步調查,並指控美國對科學界施壓。世衛則聲明反對中國將溯源研究政治化,或是暗示世衛組織是因政治壓力而採取行動。
儘管世衛與川普政府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的中國都懷有憂慮,世衛對中國小心翼翼的態度與川普政府的風格顯然不同,無疑使世衛成為川普攻擊的對象。
不過萊特指出,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因做得太過火,反而削弱了盟友的支持。他認為美國的說法套上一層「中國」濾鏡,而不是以公共衛生緊急議題看待新冠肺炎。
他補充,美國必須與世衛合作,並且在世衛與中國合作,推動世衛組織改革,不過改革或許不太可能紮根,因為中國和其他國家也不會承諾更高的透明度。
WHO Statement on advancing the next series of studies to find the origins of the #COVID19 virus: https://t.co/fvBUw8ed5A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HO) August 12, 2021
隨著世衛組織第二階段調查持續,目前也已經接近拜登政府對病毒溯源調查的90天期限。北京當局強調,必須「尊重」第一階段的調查報告。世衛則於18日表示,應對第二階段調查有信心,不過這並不容易。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on China's position & propositions on origins-tracing,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hosted a special briefing for foreign diplomatic missions in #China. pic.twitter.com/D9t3X66Fil
— Hua Chunying 华春莹 (@SpokespersonCHN) August 13, 2021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