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英國疫苗護照大轉彎 衛生大臣:停止推行

葉芳妤    2021年09月13日 15:20:00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衛生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9月12日表示,不會繼續推行使用疫苗護照進入夜店或大型活動的計畫。



 



雖然該計畫受到娛樂產業和國會議員的批評,但外界仍普遍認為疫苗護照政策會在9月底推出。疫苗部長納齊姆(Nadhim Zahawi)日前才為疫苗護照辯護,稱其是夜店能繼續營業的「最佳方式」。根據原定計畫,人們要進入俱樂部或人潮密集的場所,將被要求出示「疫苗接種、檢測陰性或是確診後已完成自我隔離」等證明。



 






 



業者、議員表達反對



 



夜間産業協會(Night Time Industries Association)曾表示,這類計劃可能會削弱娛樂產業,並導致夜總會面臨歧視問題。如今政府宣布取消相關政策,夜間産業協會表示歡迎,並希望有計畫地重振娛樂產業。音樂場地信託基金(Music Venue Trust)也表示很高興計畫不會繼續,因為疫苗護照是「有問題的」。



 



新冠復甦小組中的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議員都反對,自由民主黨議員戴維(Ed Davey)稱疫苗護照「具有分裂性、不可行而且很昂貴」。



 



賈偉德在BBC《安德魯馬爾秀》(Andrew Marr Show)上指出,不應該為了做而做,或因為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而跟著做,我們應該適當地看待每一種可能的干預措施」,並強調他不喜歡人們從事日常活動時,還得出示相關證明。



 




「我們已適當地研究了此政策,雖然我們應該保留它作為一種潛在的選擇,但我很高興在此說明,我們不會繼續推動疫苗護照的計畫。」




 






 





疫苗部長納齊姆曾表示,9 月底是啟動疫苗護照的最好時機。(湯森路透)


 



疫苗護照大轉彎



 



取消疫苗護照似乎是一個政策大轉彎。在上週的同一電視節目中,疫苗部長納齊姆表示,9月底是啟動疫苗護照的最好時機,因為屆時所有18歲以上的人都會接種2劑疫苗;要保持夜間娛樂產業開放,這是最好的方式。



 



對此,賈偉德否認、政府在受到議員批評後對該政策感到憂慮,「不需要疫苗護照是因為有其他的防疫措施,包括疫苗接種率提升、檢測、監測和新的醫療技術。」



 



專訪期間,賈偉德還強調,他想擺脫旅行接受PCR檢測的政策,並就此問題徵求專家意見;也不希望再次封城,儘管如今未能完全排除可能性。他還提到,如果英國首席醫療官建議12至15歲的孩子接種疫苗,「我們可以在一週內開始」,而學校已經在為此做準備。但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建議不要這樣做,除了有特殊健康問題的兒童之外,最終決定權在首席醫療官。



 



蘇格蘭採取不同作法



 



根據《天空新聞》(Sky News)報導,蘇格蘭正在採取與英格蘭不同的做法,他們將為18歲以上的人提供疫苗護照,以便從10月起進入夜總會和其他大型活動。另外,威爾斯將在下周決定是否使用疫苗護照的計畫。目前北愛爾蘭沒有跟進。



 



 






 



根據《BBC》報導,英國政府面臨保守黨議員以及娛樂產業的壓力,要求他們放棄疫苗護照的計劃。上週,疫苗部長納齊姆表示,英格蘭的夜總會和其他室內場所在9月底須出示疫苗護照。9月10日,文化大臣道登(Oliver Dowden)也表示,今年秋天「幾乎可以肯定」需要使用它們。到9月12日,賈偉德卻告訴《BBC》,政府將停止實施該計畫。



 



顯然英國政府內部一直在爭論是否使用疫苗護照。



 



工黨:處理方式混亂





工黨副黨魁韋雅蘭 (Angela Rayner)表示,政府對疫苗護照的處理方式「從一開始就很混亂」,政府對護照的用途及運作方式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明。自由民主黨內政發言人卡邁克爾(Alistair Carmichael)指責保守黨幾個月來散播混亂,並呼籲保守黨完全廢除「不必要和嚴厲的新冠病毒法案」。



 



截至9月11日,英國單日新增確診2萬9173例,新增死亡人數56人。過去一周新增確診25萬2011例,死亡人數971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