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炸開「撒謊遲早要還」 稱李文亮:用生命預警的英雄

尚國強    2020年02月07日 14:07:00

 



 




「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這是李文亮生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接受立場較開明的中國《財新網》所說的話。



 



李文亮之死在中國微博引發巨大震憾,海量網民以「用生命預警的英雄」尊稱李文亮,向他悼念並批評當局1月將他稱為造謠者之一。



 



但隨著微博不斷刪文及撤熱搜排名,網民逐漸從悲傷轉化為憤怒,引起了激烈批評,不少網友表示寧願被封號也要發聲,直接嗆聲政府要求公道真相,並直指「撒謊者遲早要還」,有網友更搬出中國《憲法》,要求有真正的言論自由。



 



「用生命預警的英雄」



 



6日晚上10時許,微博、豆瓣等中國社文平台逐漸傳出李文亮身故的消息,《環球時報》亦證實此消息。傳出後震憾的中國網民紛紛貼起燭光圖片、以及李文亮的圖像圖片致哀。



 



不少網友更重貼由李文亮先前上傳他於1月3日被公安局問話,指造謠不明病毒消息蓋上手印的告誡書,並以「用生命預警的英雄」對他標籤致敬,同時貼上央視在同日「不造謠、不傳播、散播謠言者被依法查處」主播截圖,指「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6日晚間的微博首頁及熱搜榜上,「李文亮去世」一度登上話題榜。



 



然而由於消息傳開出現愈來愈多帖文,有眼利網民發現,微博方不斷更改熱搜數字,以圖將李文亮有關話題撤榜,同時《人民日報》發消息指李文亮仍未逝世,正在急救當中,網友轉移發集氣文,希望他能挺住。但官方最後公布李文亮在凌晨近3時去世。

 





有網友截圖顯示微博不斷對李文亮醫生去世的熱搜量更改。(微博)


 



不過死亡時間卻遭到網民打臉,網民轉載知情人士微信截圖,指李早在6日晚已過身,但由於網路群情兇湧,礙於壓力下領導層在他死後再插管及安裝葉克膜,假裝再作搶救,以圖延宿情緒控制民意。



 



消息一出令網友震怒,怒斥「領導能要你死2次」,並自製寫上「請記住是2月6日、不是2月7日」諷刺政府。



 









有網友上載懷疑領導在李「死後搶救」的情況。(微博)


 



民眾的怒火一發不可收拾,有網友搬出魯迅的《狂人日記》中的一句,「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切削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另外,也有中國網民貼上2019年《車諾比》(Chernobyl)連續劇截圖,「真相就在那裡,我們每撒一條謊,就欠真理一條債,而這債,遲早要還的」。更有一些不懼被封號及查水錶的網友直指「學醫救不了中國」、「我要言論自由」。



 







海量網民對李文亮之死感到憤怒。(微博)




官方媒體控制不只在牆內。



 



《人民日報》的推特(Twitter)帳號曾發文指李文亮在6日晚間去世,並說明李文亮是當初將疫情消息說出,卻遭到警察稱發布「謠言」的八人之一,並指他的死是「國家的悲傷」,但爾後卻遭到刪文,重新發文後更改了他的死亡日期,並將警察處理「造謠」事件「河蟹」。



 









人民日報推特先後出現兩段李文亮去世消息,當中「造謠」一事遭刪去。(人民日報Twitter)




WHO:對他的死感到悲傷



 



李文亮死訊傳出後,包括《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英國廣播公司》(BBC)、《衛報》(The Guardian)多家外媒均以「吹哨者(whistleblower)」來形容李文亮,《金融時報》更特意引用中國微博網友的激烈反應。



 



武漢市政府7日上午在官網發文悼念李文亮,世界衛生組織(WHO)亦表示對李之死感到悲痛,讚揚他所做的工作。7日中午,中國國家監察委已決定派調查組到武漢作調查。



 



據了解,李文亮可能在1月初治療病人時感染病毒,持續不適直至本月1日才確診感染,並連帶感染正懷孕8個月妻子及父母,妻子目前病況嚴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