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嚴重,過去觀光客鍾愛的威尼斯如今嚴格要求居民自主隔離,觀光景氣大受影響。
不過,少了觀光船隻在水道趴趴走,威尼斯風景大為改善,除了河水變得清澈見底,小魚、螃蟹悠游自得,更增添不少植物色彩。
威尼斯景點「聖馬可廣場」(St Mark’s square)周邊的飯店業者貝奇多(Gloria Beggiato)向《衛報》(The Guardian)表示,近日他發現當地水道清澈碧綠,水面宛如池塘般平靜,「這是因為沒有機動船隻,載著單日過客在水道間興風作浪。還有當然,大型遊輪也消失了。」
'Nature is taking back Venice': wildlife returns to tourist-free city https://t.co/RxwABB20aS
— Guardian Environment (@guardianeco) 2020年3月20日
隨著威尼斯實施人員管制,這座古城也幾乎改頭換面,城內坐擁的數百水道如今少有觀光、運輸船隻呼嘯而過,大部分「貢多拉」船也都停在岸邊。隨著魚兒回到城市裡的水道,天鵝等鳥類也緊追在後,甚至有鴨子家族在披薩店周圍築巢,民眾還熱心設立「請勿踩踏鴨蛋」標語。
不過生態改善的另一方面,義大利的疫情卻是令人擔憂。隨著義大利的武漢肺炎死亡病例逐步超過中國,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政府也透過社群媒體和維安控制,敦促民眾待在家中。相較過去居民還得上街抗議觀光客過多,與如今遊人冷清的城市相比宛如兩個世界。
在知名觀光景點、過去時常擠滿觀光客的威尼斯「里奧多市場」(Rialto market),許多食物攤商仍然營業,但顧客卻是三三兩兩,店家服務顧客時也必須彼此保持距離。
《衛報》引述當地建築師費比斯(Franco Fabris)回憶,「我小時候,水道的船隻數量比現在少很多,很多小孩還可以跳下去游泳。」
威尼斯漁民弗林(Franco Folin)則向《衛報》表示,由於現在他合作的餐廳都已歇業,目前他也不再需要出外捕魚,「但等到疫情過去,我們很可能會有更多的魚可以撈,因為現在已經禁止休閒性捕魚」。弗林說,未來料將會在水裡發現「一大堆」過去看不到的豐富魚隻。
不過即使現在居民可以看到清澈河水,並不代表污染消失。
《衛報》引述「海洋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環境學者塔拉佩查(Davide Tagliapetra)受當地媒體訪問表示,水道變清澈是因為如今機動船隻減少運行,因此河底的泥土少受擾動,是河水清澈的原因。
提倡觀光兼顧生態的當地餐廳業者比索(Matteo Bisol)表示,樂見魚兒回流到威尼斯的水道,若非如此則會令人擔心,畢竟威尼斯的水生生態相對脆弱。比索向《衛報》表示:「大家必須要了解到,如果我們可以控制並減少威尼斯的船隻運量,就能發現到獨特的生態空間」。
不只觀光船隻在威尼斯蕭條許多,當地的紀念品商店、酒吧、餐廳也盛況不再。然而雖然疫情嚴重衝擊仰賴觀光收入的威尼斯,但居民似乎也藉此機會,在疫情的壓力下一邊重新認識自己的城市。「感覺大自然回來了,重新將這座城市納入懷抱」,當地飯店業者貝奇多說。
貝奇多向《衛報》表示,他一方面希望威尼斯可以保持現在的碧水藍天,但現實考量上,他們也需要觀光客早日回籠,只不過是否要像過去一樣每年湧入上千萬遊客,恐怕未必。
「我真心相信大家可以趁封城的機會,反省怎麼在未來,以更有組織的方式,達到城市與觀光的平衡」,貝奇多說。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