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作戰】降低對千萬考生影響 中國大學高考延後一個月登場

國際中心    2020年03月31日 17:10:00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持續擴散,截至31日14時,全球確診病例為78萬6270例,累計死亡人數達37830人;中國全境確診病例達8萬2563例,死亡人數3314人;台灣目前確診322例,並出現5名死亡病例。



 





 



《澎湃新聞》報導,雖然官方確診數據大幅減少,湖北與武漢重症區也逐步解封,但明顯地能看出、官方依然對疫情不敢大意。



 






 



中國教育部31日宣布,原訂6月7、8兩日登場的「全國高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將延後一個月舉行,改至7月7、8兩日;同時也授權湖北省和北京市兩地,可自行根據疫情變化,提出不同的考試時間安排。



 





關乎千萬考生的權益,中國教育部31日宣布,全國高考延後到7月7、8日舉行。(圖片擷取自中國教育部)


 



記者會被詢問到延期考量時,中國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長表示,主要考量公平和人才選拔利益,減少對1071萬報名考生和家庭的影響,才會在綜合判定下決定延後一個月舉行。



 




「一、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人員的生命安全。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



 



衛生防疫專家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疫情防控風險相對更小。高考是涉及千萬考生的大規模選拔性考試,必須堅持健康第一,採取最穩妥,風險最小的方案,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堅持公平第一:切實把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



 



疫情發生後,各地延期開學並安排高三學生居家學習,學生複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特別是由於城鄉網路學習條件等差異,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複習備考受到影響更大。



 



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確保公平公正,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可以使考生有更多一點的時間按教學計畫在校集中學習,從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2020年中國全國高考,共有多達1071萬名考生報名。(湯森路透)


 



中國於1952建立全國高考制度,讓各地青年學子透過考試選拔,進入適合的大學院校就讀,卻在1966年、遭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不僅學校停擺、考試制度廢止,千萬青年無書可唸,只能轉入工廠、上山下鄉成為農民,完全將高等教育破壞殆盡。



 



有一群畢業於1966-68的「高中生們」,也因此遭耽誤近十年光陰,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後,雖超過報考年齡、卻仍特別獲准參加考試,被外界稱為「老三屆」。



 



可恢復考試並不表示人人都有書念,高考恢復第一年的錄取率僅4.8%,往後3年也低於6%,即使到1980年代,錄取率也只有11%,競爭異常激烈,被學者稱為「菁英教育」時代。



 



當前中國的高考體制,並非單純以分數決定是否錄取,而是參考明清兩代的各省名額分配制度,依據不同省份籍別、制定出不一樣的「錄取分數線」,藉此避免著名學府,都被單一省市學子佔據的不公平狀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