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逃離戰火流亡海外獲得一線生機 「難民隊」二度征戰奧運不只為奪牌

邱惠鈺    2021年07月20日 17:00:00

東京奧運僅剩幾天、23日就要迎來開幕式,全球體育好手早已陸續飛抵日本隔離、提前暖身。其中,有一隻隊伍的來歷特別引人注意,他們並非僅代表一個國家挺身參賽,背後是多國的酸楚現況,他們是「難民隊」(Refugee Olympic Team)。



 





 



該隊伍在2014年萌芽,由曾經於1992、1996與2000年征戰奧運,1994年成為首位贏得紐約市馬拉松冠軍的非裔女性,泰格拉‧洛魯佩(Tegla Loroupe)向奧委會申請,由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於2015年10月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建成。



 



這是第二次有難民隊出賽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次是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選手在里約優異表現也促成2017年「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Olympic Refuge Foundation)的成立,希望2024年時,能提供百萬名遭遇迫遷的青年體育好手,能有空間發揮所長。



 







奧運難民隊6月7日在肯亞奈洛比訓練情形。(湯森路透)


 





 



今年二度出征奧運的難民隊,已於14日抵達東京,陣仗相較前次的10人整整多出兩倍、來到29人,其專精項目橫跨12項體育領域,其中有7位是跑者。而成員共來自14個飽受戰爭、饑荒等苦難歷史的國家,包含阿富汗、卡麥隆、剛果民主共和國、厄利垂亞、伊朗、伊拉克、南蘇丹、蘇丹、敘利亞及委內瑞拉。



 



隨著奧運因疫情被迫延後,各國體育界人士都不好過,難民選手也不例外。其中,不少居住於Kakuma難民營、位於恩貢(Ngong)的泰格拉‧洛魯佩運動訓練中心(Tegla Loroupe Sports Training Centre)的人,由於肯亞政府暫時下令將其關閉而無法受訓,球員也擔憂其寬鬆的防疫規範可能導致疫情擴散。



 



而作為跑者教練的泰格拉‧洛魯佩,雖然在隊員一同從卡達多哈出發飛往東京之前、曾經一度驗出陽性反應,但仍然會與隊員同行。23日開幕式隊伍中,他們將緊接著希臘隊選手之後,列在第二出場順位。



 



10歲便自南蘇丹逃亡至肯亞的800公尺田徑跑者Rose Nathike Lokonyen,將擔任開幕式掌旗手,而從剛果流亡至巴西的柔道選手Popole Misenga則會在8月8日閉幕式持旗。他們與敘利亞游泳強將Yusra Mardini、伊朗跆拳道選手Kimia Alizadeh,共6人在2016年都曾參與里約奧運。



 





 






 



曾在2013年勇奪「亞洲柔道錦標賽」(Asian Judo Championships)金牌的伊朗柔道選手Javad Mahjoub,與2018年拿下「世界空手道錦標賽」(World Karate Championships)的伊朗空手道選手Hamoon Derafshipour,敘利亞殘奧泳將Ibrahim Al Hussein,等人的表現都值得關注。



 



而國際奧委會認定代碼「EOR」,則是縮寫自法文「Equipe Olympique des Refugies」字首,若賽事期間有任何一位難民選手成功奪牌,現場將高舉奧運旗幟、播送奧林匹克會歌(Olympic Anthem)。除了選手外,代表隊還包含20名教練,與15名工作人員。



 





 



聯合國難民署(UNHCR)對難民隊選手的表現寄予厚望,特別在月中推出《旅程》(The Journey)這部1分40秒的短片投注期盼,片中聚焦於一雙不斷奔跑、逃離苦難前往都市,歷經顛沛流離的赤裸雙腳,得以穿上球鞋接受教育、訓練,逐步踏上夢想道路的過程。



 



「他們經歷過世上最黑暗的事,現在,他們努力成為最優秀的運動員」(They've seen the worst in the world. Now they are here to be the best.)。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