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翻車33死】車禍3主因「人車路」 關鍵在司機

盧禮賓    2017年02月14日 16:43:00

車齡19年的蝶戀花旅行社遊覽車,在高速公路交流道過彎時疑因超速車身失去重心,原本單純的側翻,卻釀成國道通車以來死傷最慘重的33死、11傷車禍,繼去年7月國道2號陸客團遊覽車火燒車釀成車上26人全數罹難後,再創紀錄。



 



今年到底國內遊覽車出了什麼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陳敦基表示,車禍原因有很多面向,但不外人、車、路,此一車禍原因是司機有無疲勞駕駛、違規超速在先,翻車後又因車齡老舊,結構安全系數太低,不耐撞,加上運氣不好,擦撞山壁,以致車子掀頂奪命。



 




創國道通車以來,大客車車禍死傷人數紀錄。






去年7月,陸客團遊覽車在國道2號發生火燒車,奪走全車26條人命,最後鑑識判定直指蘇姓司機在駕駛艙潑汽油,引火自焚,拉同車25人陪葬,可歸責於人的因素





13日晚上,武陵賞櫻團的遊覽車北返行經國5接國3南港系統交流道環道時,過彎失去重心,擦撞外側護欄,側翻邊坡,令人不敢置信,奪走33人性命,11人受輕重傷,司機也罹難。創國道通車以來,大客車車禍死傷人數紀錄





陳敦基教授表示,一個車禍肇事原因有很多面向,就是人、車、路。以此起車禍為例,現有資訊可以推斷,人的部分,司機有無充分休息、是否疲勞駕駛或生病等,致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肇事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釀禍主因是違規超速或疲勞駕駛 檢警要究責



 





陳敦基教授表示,一個車禍肇事原因有很多面向,就是人、車、路。(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




                                                            

其次是車體的結構安全,這輛遊覽車車齡19年,車體可以說比較脆弱,雖然剛通過檢驗,但不過是例行檢驗,車體結構因為老舊,如果不是重大車禍,也許沒事,但是在強烈撞擊下,可推斷結構顯然是有問題。





他表示,遊覽車的車齡是否該限制,需要檢討。過去認為車齡不是問題,只要好好保養,應該可以持續行駛,但在遇到嚴重車禍狀況時,不能否認車體較不耐碰撞。





至於道路方面,南港系統交流道彎道大,限速40公里,遊覽車開到60多公里,以乎也還好,但還是因為過彎時車速快了點,失去重心。



 




車體結構是大問題,但如果司機都沒狀況,也不會發生後面的災難。






陳敦基表示,初步判斷大概車體結構是大問題。如果司機疏忽,造成意外翻車,可能不至於嚴重至此。要命的是,運氣不佳,車子側翻時,車頂又擦撞山壁邊坡,乘客被擠壓,跟著掀開的車頂和解體的座椅彈飛,死傷慘重,車體掀開,是結構問題,這是關鍵。但如果司機都沒有可歸責問題,後面的狀況也就不會發生





陳敦基肯定政府在遊覽車安全管理上,有盡到把關責任,持續檢討改善,不能因單一事件,抹煞政府的管理作為。





配合檢警勘驗肇事遊覽車的交通部公路總局人員指出,在2000年1月1日以後新領牌的大客車,都要經過「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簡稱「型式認證」,包括車輛結構安全、製造設計圖、結構安全計算書、按圖施工、施工過程要拍照等規範,經審驗合格才能領牌,已加入歐盟安全法規標準。



 





吳俊德表示,台灣的大客車法規,與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相當嚴苛,該車是型式認證之前出廠的車子,每年要定期檢驗。(攝影:盧禮賓)




肇事遊覽車是1998年出廠,當時法規車身高度限高3米8,該車高度則為3米7。車身高度後來降到3米6,再降到3米5。也就是車齡越老舊的遊覽車,比新車還要高,重心也越高,駕駛人必須更加注意行車速度,避免過彎時失去重心。





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國產車審驗部專案經理吳俊德表示,目前國內的大客車法規,與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相當嚴苛,名列前矛,規範完備。該車是型式認證之前出廠的車子,針對以前的車,有一套管理規定,只是沒有那麼嚴格,但每年要定期檢驗。





他表示,無論新車舊車,都有賴駕駛人的安全駕駛觀念,不見得舊車就絕對不安全,要看駕駛人習慣,和車禍的嚴重性。吳俊德說,其實國內的遊覽車並不是拼裝車,這是誤解,不僅台灣進口底盤打造車身,很多先進國家也用這種方式。



 



延伸閱讀:



● 家屬怒飆20分鐘 三問蝶戀花負責人:薪水你家付的,為何沒保勞保?​



● 稱司機休息2天 李奇嶽道歉



● ​蝶戀花「靠行車」打出低價口碑 一日遊暗藏玄機



● 司機女兒打臉旅行社:除夕上班到出事僅休1天



● 女兒第一次陪爸媽出遊 退休上校一家全回不來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