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新冷戰】國安局評估:雙邊外交互動冷淡,仍維持事務性交流

朱明    2023年05月02日 20:42:00

國家安全局送立法院報告評估,美「中」緊繃關係仍未趨緩,2 國互信明顯不足,雙方持續戰略競逐;惟美「中」外交互動雖冷淡,但仍維持事務性交流,對話溝通以經貿、氣候等領域為主,為美商務部長、財政部長日後可能訪陸進行鋪墊,以利建立「護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中國亦需要穩定的對美關係,俾創造有利的外部發展環境,緩解內部經社壓力,雙方續維持競大於合、爭取優勢之互動關係。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3日邀外交部長與國安局長就「美國與中國『新冷戰』下對我之影響與因應」指出專題報告,在國安局的評估報告中指出,美為遏制中國軍事擴張威脅,除以航艦打擊群常態巡弋西太平洋,機艦在南海、台海航行自由任務外,並深化與印太盟邦安全夥伴關係,開展聯合軍演、共同訓練與海事合作;強化美韓、美菲、美日等安全協作,落實維持印太安全之承諾。中國增強反制布局,除拒絕與美防長危機熱線溝通下,持續外擴航艦編隊、機艦遠航活動範圍,增強應對美日等外力介入戰力,並藉俄羅斯、北韓等傳統盟友戰略協作,尋求以軍事、科技、經貿、能源等誘因,拓展中亞、中東、非洲等地緣政治版圖,升高與美等盟邦戰略競爭態勢。



 





中國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圖為轟-7機。(國防部提供)


 





 





 



因雙邊外交互動信任不足,各拉友盟且中國伺機分化,目前只仍維持事務性交流,對話溝通以經貿、氣候等領域為主;但當前台海議題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除美、日、韓及 G7 均發表聲明,呼籲中國停止威嚇、脅迫等作為,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提出前蘇聯國家無主權之言論,使歐盟提出須重新評估與調整對中國戰略,均反映美歐對中國利用軍事恫嚇、認知作戰、經貿手段,對台進行複合式威懾加大關切。在國際疑「中」態勢升溫下,我須突出台灣在民主、人權、經貿、科技等領域戰略價值,強化與民主國家陣營合作,建構中國威脅共同圖像,以利協作因應中國日增之安全挑戰。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提出前蘇聯國家無主權之言論,引發各國憤怒。(截自LCI專訪影片)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