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治評論者張鐵志即將派駐英國代表處擔任文化組長,背後傳出因消息提前曝光,引發部分文化圈人士不滿,才導致他由駐紐約改派倫敦。事實上,過去他與文化事務的人事案擦身而過,背後也都有文化圈的角力。有民進黨人士直言,「文人相輕,自古皆然」。
2014年12月,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市府文化局長遴選張鐵志曾是呼聲高的人選之一。結果,遴選委員將資深音樂人倪重華、時任蘭陽舞蹈團執行長的李靜慧(現任故宮副院長)與張鐵志三人名單送交柯文哲後,最後由倪重華出線。
遴選過程,挺張與挺倪派,甚至引發文化圈的筆仗。
當時作家楊索便在臉書說,「從台北文化圈的人脈來看,誰與爭鋒,唯張鐵志、倪重華兩人了。」她並認為,張鐵志是意見領袖、媒體寵兒,「他的聲望資本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來自『他說了什麼』。張鐵志是一個有魅力的文化人,因為做媒體,他深諳操作議題、收放之間的時間點,而他確實也長期關注議題,並介入其中,能言人所未能言。」
她還說,「張鐵志到底是年輕了一些,沉不住氣,面對鄉民慣常的起底,反應急躁些。在自己的臉書抱怨、叫屈、討愛,其實反而誤事。聽牌階段,渾若無事才高段。這方面倪重華八風不動,低調對應,由朋友去幫他貼文宣傳。以張、倪兩人的造勢競逐策略,後者進球得分。」
張鐵志則親上火線留言回應,「我同意你說倪桑(倪重華)比較沉穩,我比較容易激動,但是其他部分,我想你就是太高估我了。」對於被指操作議題,他說,自己的文章主題絕大多數都是人少的路,包括十多年前開始寫抗議音樂,到國際議題如公平貿易、伊拉克戰爭,或是中國人權議題相關的劉曉波、艾未未,「實情是,非常少人關心」,而其他的文章大都是和社運有關。「如果寫文章支持社運,也叫操作,那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出來支持。」
延伸閱讀:【獨家】紐約外派消息曝光引反彈 鄭麗君改派張鐵志駐英
他並反駁自己是媒體寵兒,「我會出現在媒體,只有兩種,一種我寫文章,另一種報導就是我們參與的社運」。至於「面對鄉民慣常的起底」,張也說,「這話講得中立了些,抹黑和起底是不同的。這是基本道德問題。」
事實上,除了柯文哲剛當選後的遴選風波,去年1月,倪重華請辭北市文化局長後,媒體也曾二度點名張鐵志是接任熱門人選;但最後由前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出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