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合會停擺逾2年 ECFA無以為繼

仇佩芬    2017年02月02日 21:50:00

去年520之後,兩岸正式管道互動停滯,而攸關兩岸ECFA實行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更早在2015年便因兩岸關係趨冷而停擺。距離2015年1月29日的第七次例會,經合會例會停開已超過兩岸,產業影響逐漸顯現,首當其衝的 就是早收清單零關稅待遇已於2016年屆滿的工具機產業



 



「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係依據兩岸ECFA協議文本第5章第11條成立的磋商平台及聯繫機制,原設計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輪流在兩岸舉行。透過此一聯繫、溝通及協商機制,處理ECFA後續協商工作及落實ECFA議定事項之執行等事宜。



 



延伸閱讀:兩岸「新模式」沒「九二關鍵字」 中方頻開民間對話視窗



 



然而在馬政府任期最後兩年,兩岸關係已逐漸走入低潮;在2015年1月29日的第七次例會之後,中方便以「兩岸氛圍不佳」為由,一再推遲第八次例會的舉行,導致兩岸ECFA成效檢討及後續協商無法進行;其中早收清單中工具機零關稅待遇「落日條款」問題,便在2016年浮現。衝擊所至,台灣工具機也罕見出現連續兩年出口衰退。



 



根據業者提出的數據,2016年起工具機零關稅優惠落日後,台灣工具機銷往中國恢復9.7%關稅,零組件輸往中國也有5%至6%關稅;在沉重的關稅壓力下,有能力的大廠只好考慮到中國投資設廠,小廠則會非常辛苦。



 



兩岸間關係ECFA是否實行直接衝擊工具機興衰。而一向傲人的台灣研發自行車等產業,也在中國作梗下EGA破局,影響台灣1.6兆元產品降稅。(翻攝自捷安特自行車臉書) 


 



事實上,在馬政府談判ECFA過程中,中方原本不願意將台灣具有優勢的工具機項目納入早收清單;但馬政府在最後一刻以工具機產業「兩岸合作優於台日合作」,對中方曉以大義,讓中方終於讓步將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CNC)等107項機械產品列入早收清單。



 



但當時中方在協議中提出附帶條件,要求2016年起,台灣銷往對岸的工具機必須採用兩岸產製控制器,否則將恢復9.7%進口關稅的落日條款。



 



延伸閱讀:【獨家】中共十八大六中全會前 拋出《兩岸關係法》促統



 



早收清單的零關稅待遇,讓工具機在ECFA生效初期銷往對岸及香港的出口比重直逼4成;前總統馬英九在2012年競選連任,以及後來宣導ECFA成效時,工具機更一再被提出做為ECFA帶旺台灣經濟的「樣板產業」。



 



眼看2016年落日期限將至,馬政府曾在卸任前試圖在貨貿談判中挾帶議題,爭取將工具機的「落日條款」再延期5年;然而對岸卻表示既然台灣堅持先有《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再談貨貿,工具機等項目也就暫時擱置,「因為兩岸形勢有變化」。



 



馬政府卸任前最後一搏無效,接手的蔡政府在兩岸往來上則陷入冷對抗局面。在蔡英文總統及陸委會、海基會一再隔空喊話無效之後,兩岸經合會依然沒有舉行的可能,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也已坦承,包括第8次例會,以及兩岸例行的金融三會(金管會與中國銀監、證監、保監會)例行交流,「今年都沒有規劃」。



 



延伸閱讀:小英力挺 鄧振中不在意被貼藍標籤



 



ECFA完成簽署並生效的頭兩年,經合會依既定時程每半年輪流在兩岸舉行。在2011年第一次例會中,經合會設置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產業合作,及海關合作等6個工作小組,由前四個小組啟動ECFA後續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等4項協議的協商。



 



然而在《兩岸服貿協議》立法程序一再受挫之後,經合會時程安排也屢受影響;其後2013、2014兩年各自召開一次會議,而為緩和2014年反服貿運動的衝擊,2014年8月舉行的第6次例會更決議儘早完成《兩岸貨貿協議》及兩岸爭端解決機制的協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