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法務部委託「專法」版本曝光!滿20歲同性可締結伴侶、收養

黃驛淵    2017年02月23日 20:10:00

同性婚姻修法爭議,一直只聞樓梯響、法務部委託研究的「專法」版本終於出爐!《上報》記者取得這份由法務部委託、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昀嫺等人研究的《同性伴侶法制實施之社會影響與立法建議》,報告中建議,為了避免社會衝突過激,應先以「專法」漸進式立法提出《同性伴侶法草案》,提供實質保障,「不失為逐步達到社會共識之方式」。



 



根據此專法版本,同志依舊無法締結成為法定「配偶」,但賦予「2名同性別之人」依法成立「同性伴侶」關係,並準用《民法》有關夫妻財產制、相互繼承遺產及收養等權利;至於終止雙方伴侶關係,也比照《民法》的協議離婚,經「雙方合意」終止。



 



延伸閱讀:【獨家】法務部再流出2版專法 同性雙方須約定「誰夫誰妻」



 



專法同樣也設「守貞」條款,規定有同性伴侶或配偶者,不能與他人成立同性伴侶關係。且「1人不得同時與2人以上成立同性伴侶關係,或同時成立配偶及同性伴侶關係。」



 



儘管這份報告在內文強調「純係研究團隊之觀點,不應引申為本機關之意見」,但這是立法院去年啟動婚姻平權法案討論以來,法務部對外公告的首份委託報告。民進黨內人士分析,法務部過去曾不只一次對外放話「偏向訂定同志伴侶法」,此報告「多少可看出法務部的風向」。



 



延伸閱讀:【專訪】挺修民法 張懸:停止區分「哪種人」是多麼重要的事



 



法務部委託的研究報告建議採「專法」漸進式立法,但主張修《民法》的人認為,專法是「隔離但不平等」。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攝影:楊富媛)


 



法務部這份委託報告是在「立法建議」的篇章中、提出《同性伴侶法草案》的專法版本,條文一共有6章、27條,主要參考了法國、德國、英國相關法規及我國《民法》等規定草擬而成。



 



在締結伴侶年齡上,相較於《民法》中男女結婚最低年齡各是18歲、16歲。專法規定,「滿20歲以上之兩名同性別之人,得成立同性伴侶關係。」此外,成立或終止同性伴侶關係,都「應以書面為之,有2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登記。



 



收養權利上,儘管研究團隊坦言「部分意見對於同性伴侶共同收養有所保留」,但最後出爐的專法草案仍準用《民法》,賦予同性伴侶共同收養或收養他方子女的權利;另也增訂「反歧視」條款,規定法院在受理同性伴侶的收養申請時,「不得以收養人之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為理由,而為歧視之對待。」



 



至於「近親禁止」條款則比《民法》寬鬆。



 



《民法》規定,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同者等不能結婚。但專法版本認為,同性伴侶之間因為無法自然生育,所以並無下一代「優生」的考量,因此,除了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旁系姻親的規定不變,旁系血親則放寬,僅限制「四親等以內」不能締結同性伴侶。



 



專法另也排除《民法》第995條「不能人道而不能治」,以及第996條「無意識或精神錯亂」等規定。



 



延伸閱讀:社評:總統是用來做決定的



 



報告並總結指出,現階段訂立專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社會對立、逐步減少歧視。漸進式立法的好處在於,讓民眾不會有太大的反差感,也得以讓人民逐漸習慣這套法律帶來的影響;由於同婚議題正反雙方難以達成共識,並且影響深遠,現階段先以專法提供實質保障,不失為逐步達到社會共識的方式。



 



但報告也坦言,此專法通過後,未來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解釋適用相關規定時將產生疑慮,包括家事事件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所得稅法、全民健康保險法等關於「配偶」的規定,並未準用於同性伴侶;因此,專法草案在「附則」明定,「自公布6個月後施行」,以便於其他法律修正配合。



 



這份報告是研究團隊去年6至12月的研究,經費共78萬6千元。報告透過比較法國1999年《民事伴侶結合法》(簡稱PACS)及2013年《同性婚姻法》、德國2001年《同性伴侶法》、英國2004年《民事伴侶法》及2013年《同性婚姻法》等外國立法例,並邀請4名法學界學者深度訪談,另舉辦2場專家焦點團體座談及4場公民審議會議,最後草擬出這部《同性伴侶法》草案專法。



 



 



法務部委託研究的《同性伴侶法草案》完整版條文:



 









 










資料來源:《同性伴侶法制實施之社會影響與立法建議》(2017.1)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