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礦務局高官帶頭兼職民間礦業協會 業者、官員變相聯誼會

黃驛淵    2017年06月16日 12:41:00

導演齊柏林空拍墜機身亡,《礦業法》修法及亞泥展延爭議再起,經濟部近日更點頭讓礦務局長朱明昭「閃辭」、月底退休。但《上報》進一步調查發現,礦務局上及局長朱明昭,下至科長、組長、辦事處主任等多名現職重要高官,都在礦石業者組成的重要協會擔任理、監事。因協會與業者關係密切、常代表發言,有協會成員還承接礦務局委託案、出任礦務局審查委員,這讓一名民進黨內閣的幕僚看不下去直批,礦務局顯已失去應有的把關、監督角色,經濟部應介入了解。



 



內閣幕僚指出,由民間礦業業者組成、歷史悠久的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中國礦冶工程學會,多年來儼然就像礦務局官員的聯誼會,不但多名退休官員擔任常務理、監事,連現職多名重要官員也都名列其中。



 



現職7官員出任理監事 加上退休竟多達16人



 



檢視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第12屆理監事名單,礦務局現職官員就有7人是現任理監事。包括即將退休、擔任局長已20年的朱明昭兼職常務理事,礦務局組長曾保忠出任常務監事,其他像礦務局礦政組長林健豪、科長黃德昌、組長許進忠、東區辦事處主任羅光孏、科長許萬國,都在理監事名冊中。此外,去年中甫退休的前副局長陳逸偵,在礦務局任職期間也兼任常務理事至今;另有過去擔任礦務局副局長、主祕、礦業司技正等8名退休官員擔任理監事。換言之,該會理監事中,光是礦務局、礦業司的前後任官員就多達16人。



 





 





 



至於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第58屆理監事也可見礦務局高官身影;朱明昭現任常務理事,陳逸偵、曾保忠、羅光孏等前任、現任礦務局官員,則與亞洲水泥花蓮廠首席副廠長何恆張一起出現在理監事名單之中。



 





 



知情人士指出,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中國礦冶工程學會與業者關係良好,多年來更與礦務局互動密切;許多礦業業者如幸福水泥、和昌石礦、欣欣水泥等,早年都曾委託鑛業協進會進行「開發可行性評估與開採計畫」或「開發規劃初步研究」,而根據台灣水泥公司2014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台泥便是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的團體會員之一,自台泥退休的和平石礦礦長王文郁更是鑛業協進會的現任理事。



 



此外,據透露,多次承攬礦務局委辦案的「新陽工程顧問公司」,其董事長蔡穗也是現任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榮譽理事長及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的常務理事;根據新陽工程的官網,國內包括亞泥、台泥等企業更都是他們的合作客戶,而蔡穗除了曾出任礦務局審查委員,礦務局104年度預算約500萬的委辦計畫「砂石開發供應及砂石長期穩定供應策略政策評估說明書」,也是委託給新陽工程執行、並由蔡穗研究主持



 



今年4月13日,立法院《礦業法》修法公聽會上,相較於環團主張既有礦場必須重做環評、原民知情同意等程序,蔡穗則代表鑛業協進會發言指出,依礦業法、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規定,舊礦不需要環評,既有礦場的展限也不需要得到原民知情同意。



 



內閣幕僚批評,台泥金昌環差、亞泥新城山礦權展限案爭議,礦務局已屢遭環保團體批評是業者打手,如今卻放任多名高官兼職與業界關係密切的協會理監事,不管是修法或是展限案,能否善盡主管機關的把關責任令人質疑。



 



礦務局副局長周國棟:兼職都有依法報准



 



對此,礦務局副局長周國棟回應,官員兼職理監事都有依法報准,委託案也都是依照專業來辦理;至於外界的質疑及檢討聲浪,礦務局可以理解,因此未來將重新檢視相關組織章程,再看是否有需要調整或檢討之處。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則表示,公務人員參加民間組織是正常現象,他們依法有參加權利,但若兼任理監事、甚至是理事長,必須依法嚴守分際並接受檢驗,外界若有疑慮,經濟部願意重新檢視礦務局官員兼職的情形。



 



礦務局兼任礦業相關協會理監事的比例高,楊偉甫解釋說,礦業在台灣算是較專業的領域,民間資源及人才可能也有限,因此才會發生理監事由多名官員兼任的現象,但比例高低不是重點,重點是遵守利益迴避,且電力、水利、農業等也有類似的民間社團,這些都算是專業技術的交流平台。



 





礦務局屢遭立委、環保團體批評是業者打手,如今再爆出多名高官兼職與業界關係密切的協會理監事,能否發揮監督工作,備受質疑。(攝影:陳品佑)


 



檢視礦務局官員在兼任協會理監事期間的發言也令人玩味。陳逸偵2014年曾在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第57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提及齊柏林。根據會議紀錄,他當時說,「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在台灣造成很大的轟動,讓人感受到檢視台灣土地面臨危機的迫切性。針對這個問題,政府也花了些功夫省思,做適當的回應。」談及礦業及河床砂石盜採、濫挖問題,他表示,這些本是供需問題,應使用技術層次來解決,政府也規劃了一些開採計畫,但「受到環保團體反對,當成政治問題來解決,恐尚需再做努力。



 





去年中甫退休的前副局長陳逸偵曾在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發言提及齊柏林,他說,《看見台灣》讓人感受到檢視台灣土地面臨危機的迫切性,政府也規劃了一些開採計畫,不過「受到環保團體反對,當成政治問題來解決」。(翻攝自公視)


 



朱明昭則在中國礦冶工程學會去年的創會90周年特刊,撰文暢談「台灣礦業發展困境與永續經營方向」。論及礦業發展與環保之間的衝突時,他表示,「近年來國內國土資源保育及環保意識高漲,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長期以來對於礦業開發皆未能積極支持,部分縣、市政府於礦業權申設過程中,對水保計畫之審核,莫不持負面立場,更有拒絕受理相關水保計畫案件審查之情事。」



 



針對政府組織改造擬將礦業主管機關(礦業司、礦務局)調整為環境資源部下的三級機關,並與水土保持局及中央地質調查所,合併成立「水土保持及地質礦產署」,朱明昭在此文也持反對立場,認為會對「對資源利用產業造成衝擊,有待商榷」,並主張將原「水土保持及地質礦產署」調整為地質部門與礦業部門合併,水土保持部門則另設,「以保障資源開發產業得以永續發展」,他還建議「礦業部門與相關公學協會應趁此良機,積極協調業務相關中央部、會、署等單位」。



 



【延伸閱讀】



●礦務局官員兼職「產官學互動」 若涉業務難脫瓜田李下



●【內幕】為亞泥風波止血 經濟部最後關頭下令:換掉礦務局長



 



【熱門影片推薦】



●協助倫敦大樓火災受災戶 民眾踴躍捐贈物資



●共和黨黨鞭遇襲 兇嫌曾發表反川普言論



●911博物館 睹物思人向前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