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破局效應】侯友宜總統選戰回歸「藍綠對決」邊緣化柯 藍小雞搶收柯粉仇綠票

沈粲家    2023年11月24日 18:40:00

距離2024大選僅剩50天,「藍白郭」在野三方陣營昨晚(23日)協商不歡而散,取得90萬連署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更在今天(24日)下午宣布退出總統選戰。至此,由國民黨、民進黨及民眾黨組成的三腳督總統競逐局面成形,藍營的選戰策略也將力拼回歸「藍綠對決」局勢,持續鞏固地方勢力、正面對決民進黨「賴蕭配」的同時,全力邊緣化民眾黨「柯吳配」的選戰討論度。



 



 



藍營找「戰鬥藍」趙少康當副手 強化空戰不足



 



今天下午5點,是中選會規定登記參選2024年正、副總統及立委的截止日,歷經長達3個月的在野協商,「藍白郭」整合昨晚正式破局,各自踏上角逐總統大位之路。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今早宣布搭檔「新光小公主」吳欣盈,為大選找來充足的「糧草」;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則找來「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擔任副手,有望鞏固先前搖擺於藍白之間的國民黨立委參選人,並借重趙在網路上的高聲量,加強侯向來較弱的空戰部分。



 







藍營選戰策略力拼回歸「藍綠對決」局勢,持續鞏固地方勢力,全力邊緣化民眾黨「柯吳配」。(陳愷巨、王侑聖攝)


 





 



 





 



而自9月20日開啟全台連署之路的郭台銘,歷經1個多月的拚戰後,最終交出103萬份連署書,而中選會也裁定合格連署份數高達90萬份,令郭陣營意氣風發,看似就要加入2024總統戰局拚戰到底。然而,郭陣營昨晚遲遲未公布「郭霞配」的登記參選行程,媒體群組內的記者瘋狂追問,卻直至今日下午2點12分才丟出一份聲明,稱郭台銘「人退,志不退」,正式宣布郭退出戰局。



 





郭台銘在中選會規定正、副總統及立委的截止日前一刻,正式宣布退選。(取自郭台銘臉書)


 



 



形塑「藍綠對決」態勢 削弱邊緣柯文哲影響力



 



有藍營黨務人士指出,這幾個月下來的「藍白合」之亂,一定程度上消耗黨內人士及立委參選人的精神狀態,究竟能否跟民眾黨合作共拚政黨輪替、籌建聯合政府,一直是個很大的問號。而且,當區域立委在拜票時,若大力鼓吹藍白合作,就會被深藍支持者痛罵,但白營支持者的選票也得極力爭取,出現瞻前顧後、兩邊不討好的窘境。



 







「藍白合」之亂,不但消耗國民黨黨內及立委參選人精神狀態,如今,分道揚鑣後,能否跟民眾黨合作共拚政黨輪替、籌建聯合政府,將是大問號。(陳愷巨攝)


 



這名黨務人士坦言,昨晚在野「5巨頭」會議破局,對藍營母雞及小雞而言,都是放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不僅不需要擔心柯文哲「7分發展、2分應付、一分談合」的策略,可以放手一搏全力衝刺,也不用陷入要「打柯」還是「友柯」的矛盾局勢。該人士繼續說道,國民黨現在要努力形塑「最有能力下架民進黨」的政黨角色,積極鞏固基本盤的同時,吸引對綠營有仇恨值的中間選民,將主要心力放在「藍綠對決」的傳統選戰策略,邊緣化柯文哲的討論度及影響力。



 







黨務人士坦言,昨晚「5巨頭」破局對藍營母雞及小雞來說,不但放下一個沉重包袱,未來更可以放手一搏全力衝刺。(陳愷巨攝)


 





 



 



討厭民進黨貪腐、無能 遠高過藍白衝突



 



「三腳督對國民黨區域立委候選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柯粉的票多半會投給藍營立委。」一位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指出,如果藍白兩黨最終組成「侯柯配」,民眾黨支持者喪失了出門投票的動力,綠營立委當選機率就會提高;但現在藍白總統各自努力的情況下,民眾黨支持者雖然會將總統票投給柯,但白營沒提名的立委選區,有近7成柯粉會投給國民黨,力拼下架民進黨的目標。



 



該立委候選人表示,雖然昨晚「藍白郭」協商破局,看似國民黨給民眾黨一個難堪,理論上白營支持者應會仇視藍營,但地方選民的態度卻不如預期,討厭民進黨貪腐、無能的情緒,遠高於藍白兩黨間的衝突。該候選人坦言,從民調看來,藍營支持者目前已回流近8成,國民黨支持度有望再創高峰,就看今天成形的「侯趙配」,能不能進一步強化侯陣營的論述能力及空戰效益,為百年大黨重新迎來高光時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