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積極接洽《賀瓏夜夜秀》等網紅節目 趙少康搶攻年輕族群拚空戰聲量

沈粲家    2023年11月29日 14:05:00

總統大選倒數45天,藍綠白「三腳督」激戰廝殺白熱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跌破外界眼鏡,成功說動中廣董事長、「戰鬥藍」領袖趙少康出任副手,除意在鞏固深藍基本盤外,也欲借重趙辯才無礙的論述能力開拓票源。據了解,為搶攻年輕族群及中間選票,趙辦正積極聯繫、接洽《賀瓏夜夜秀》及《館長惡名昭彰》等網紅脫口秀及直播頻道,希望擔任節目來賓,藉此炒熱網路話題及討論度,力拚「侯趙配」空戰聲量飆漲。



 







趙少康辦公室積極接洽知名「賀瓏夜夜秀」和「館長惡名昭彰」網紅節目。(取自PTT及館長YouTube)


 



 



趙展現超強議題論述能力 形塑藍營「接地氣」親民風



 



政壇沈寂長達29年的趙少康,上周五(24日)在藍白合君悅會談破局後,臨危授命點頭應允擔任侯友宜的副手人選,在最後僅剩1個月時間內,嘗試為國民黨總統及立委選戰衝刺、加分。過去這幾天以來,趙少康不斷接受各媒體專訪,向外界闡述參選理由、選戰規劃及預期目標等;長年從事媒體工作及主持政論節目等經驗,更讓趙能流暢、即時地論述各項時事議題,補強侯友宜向來被視為較不足的口條劣勢。



 



在野「藍白郭」三方會談破裂分手,決定各走各的路後,為搶攻已退選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及民眾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手中的年輕族群、中間票源等,據《上報》掌握,趙少康辦公室近日已積極聯繫全國各大學學生會及網路節目製作組,在衝刺空軍聲量之餘,也試圖「邊緣化」柯,以將選戰導向傳統「藍綠對決」讓棄保效應成功發酵。



 





在野合作破局後,柯文哲搭檔吳欣盈參選,藍營試圖「邊緣化」柯,以將選戰導向傳統「藍綠對決」讓棄保效應成功發酵。(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網路節目部分,據了解,趙辦正積極與知名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接洽中,希望透過當今火紅的網路節目擴散,突顯趙少康反應靈敏、論述清晰等特性,讓年輕族群有機會了解到趙幽默風趣的另一面,大幅提升「侯趙配」網路曝光度。除此之外,趙辦也與知名網紅「館長」陳之漢取得聯繫,討論參加網路直播節目專訪,尋求突破同溫層,擴大「侯趙配」的在野支持度,營造藍營「接地氣」親民形象。



 



 



計畫打進校園和大學生對話 台大確定12/18辦座談會 



 



至於校園演講方面,據了解,趙少康辦公室也已透過校友密集聯繫包含國立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及文化大學等,希望透過座談會方式與學生對話。目前已確定《台大論壇》將於12月1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趙少康分享台灣現況見解、執政目標及時事議題回應;其餘學校仍在接洽排程中。



 







台大確定將在12月1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趙少康分享台灣現況見解、執政目標及時事議題回應。(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趙藉媒體、辯論強項拓票 侯專心立「鐵漢」形象



 



對此,「戰鬥藍」成員之一、現也加入趙少康辦公室協助的選戰幕僚謝克洋指出,趙少康希望能走入年輕族群,讓這些過往對他比較陌生的重要選票區塊,能認識真正的趙少康,「趙非常期待能夠和學生進行問答環節,講述他想帶給台灣怎麼樣的未來!」



 



另有參與「侯趙配」輔選重任的黨務人士表示,空戰及辯論向來是侯友宜較弱的部分,因此,如何分擔媒體專訪壓力、增加曝光度及鞏固深藍票源,將是趙少康此次參選所肩負的任務,侯則可專心維持「鐵漢」形象,讓選戰分進合擊更加明確。



 



該位藍營輔選要角並分析,國民黨現在積極將選戰導向「藍綠對決」局面,力拚「棄柯保侯」氛圍的同時,能否搶攻年輕族群及中立選民認同支持更顯得格外重要,「趙少康的論述能力夠強、也不怕參加辯論,快30年的媒體經驗讓他跟得上議題節奏,希望能在最後關鍵40幾天,為國民黨攻下年輕族群的支持。」



 





侯趙選戰分工,趙少康分擔專訪壓力、增加曝光度及鞏固深藍票源,侯友宜則專心維持「鐵漢」形象。(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