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與美國在台協會(AIT)18日就合作防疫簽署聯合聲明的幾個小時後,歐盟也宣布與中研院共同研發武漢肺炎快篩和疫苗。正當台灣藉科技實力拓展外交之際,同一天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通電話,表示將向歐盟提供口罩及試劑,范德賴恩特別拍攝影片並以英、法、德三種語言發布推特,表達對中國的感謝。面對歐洲疫情失控,中國接連向歐盟允諾提供人力物力援助,一方面刻意洗白「疫情源頭」之名,更藉機會拉攏歐盟對抗美國,也使歐洲成為兩岸防疫外交的主戰場。
美國與歐盟在同一天宣布與台灣展開防疫合作,除台美交換口罩與防護衣原料等醫療物資外,美國和歐盟也分別與中研院進行快篩檢驗試劑的研發、疫苗的研究與生產、藥品的研究與生產等合作。然而台灣科技能力贏得與美歐關係的實質進展,卻引來北京痛批台灣「以疫謀獨」。
因最早出現大規模疫情及死亡病例的中國,為了洗刷疫情源頭之名,不斷強化大外宣力道;一方面持續發布數據宣稱疫情趨緩,同時在歐洲面臨疫情大爆發之際,主動向歐洲國家表達伸援之意,藉以換取歐洲國家贊揚中國的抗疫成果及國際援助。
自3月上旬起,中國陸續邀請中東歐國家專家舉行視訊會議,討論防疫政策;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及法國等國外長也接連公開證實,已獲中國承諾「捐贈」上百萬的口罩、手套等物資。
而就在歐盟證實與台灣中研院合作的同時,李克強致電范德賴恩,表示中國願與歐盟「在最需要的時刻支援彼此」,並承諾將提供醫療物資援助。范德賴恩隨即為此拍攝短片,表示此前疫情在中國爆發時,歐盟曾提供50噸防護裝備援助中國,「中國沒有忘記」,在歐洲需要援助時,中國承諾將捐贈200萬枚外科口罩、20萬枚N95口罩等物資。
范德賴恩甚至向李克強表示,將「積極推進」延遲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深化中歐貿易合作。《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經持續超過6年,雙方歷經20多次談判仍無法達成共識,去年更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再陷僵局,更傳出歐盟方面對此感到十分無奈,要求中方盡速採取具體作為。
范德賴恩對於雙邊談判的最新說法,透過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而非由歐盟或歐洲媒體發布,加上她親自以英、法、德3種語言拍攝短片,並在推特上發文向中國致謝,罕見慎重態度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外界因此研判美國在抗疫行動中自顧不暇,美國更為了獨占疫苗技術企圖挖角德國公司,引發德國不滿,美歐不僅失去合作機會,美歐失和讓中國有了可乘之機。
We are here to help the more than 100,000 Europeans stranded abroad to return home. We work closely with national governments on bringing them back to the ??. In times like this it’s good to be part of a strong community: our European Union! pic.twitter.com/PYqL2K0a6i
— Ursula von der Leyen (@vonderleyen) March 19, 2020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未來歐洲倡議」主任Benjamin Haddad便直呼范德賴恩公開向中國致謝的舉動「是件大事(This is a huge deal)」。他表示,去年歐盟還稱中國「體制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如今卻感謝北京助其對抗武漢肺炎,顯然這場疫情已使中歐關係出現新的轉折。
而中國大外宣也未曾放過歐盟給予的大好機會,官方媒體大肆報導中國對外種種援助,紀錄每一批出發前往歐洲的醫療組,以及每架運送醫療物資的貨機抵達歐洲,強打「大國擔當」,將「疫情源頭」洗成協助抗疫的「援助大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