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亂】中港復必泰≠德國輝瑞 「極冷鏈配送」恐拖垮地方財力

仇佩芬    2021年05月27日 15:02:00

台灣COVID-19疫情持續擴大,部分在野人士連日要求衛福部接收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的輝瑞—BNT疫苗,更有部分縣市要求中央允許地方自行向上海採購。然而在中港稱為「復必泰」的輝瑞疫苗,必須由-60至-80°C的「極冷鏈」倉儲運送,規格與成本遠較一般醫用設備更高。中央之前已為採購輝瑞疫苗而克服冷鏈需求,4月下旬更曾為此公告採購;然而以地方政府的財力及基層醫療的設備,不可能支應輝瑞疫苗的運送。



 



台灣對抗COVID-19年餘,卻在疫苗問題上一再受挫。數月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AZ疫苗,面臨民眾施打意願不高的窘境;近1個月來疫情突然迅速擴大,民眾對疫苗的需求一夕翻轉,打亂進口疫苗與國產疫苗先後施打的時序安排。



 



 



上海復星願釋疫苗 南投縣長一度亂入洽買



 



在疫苗青黃不接之際,上海復星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以「接受新華社採訪」的形式,表示願意向台灣提供上海復星代理的輝瑞—BNT生產、在中國分裝後在港、澳以「復必泰」之名上市的疫苗;立即引來台灣部分政壇人士及縣市首長同聲附和,南投縣長林明溱更聲稱已與上海接觸,要求中央放行。



 





南投縣長林明溱曾呼籲,希望中央能讓地方對外洽購疫苗,引發譁然。 (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上海代理版會「分裝+冠名」 難辨原產地直送



 



雖然上海復星代理的輝瑞—BNT疫苗確實在德國生產,但上海復星在香港證交所公告的《與BNT開發許可協議》明確指出,自德國進口的疫苗產品為「裝灌小瓶」及「大包裝制劑」,進口後在中國大陸分裝為成品。而比對外國使用的輝瑞疫苗及香港使用的復必泰疫苗,可知製劑在中國分裝之後,又加上中文名稱「復必泰」的包裝。而這2項額外的程序,讓復必泰疫苗無法被視為「原產地直送」,且必須另行申請審核。



 





上海復星在香港證交所公告的《與BNT開發許可協議》指出,自德國進口的疫苗產品會經由中國分裝(紅線處)。(上海復星提供)


 



另一個引發爭議的疑點在於,不久前復必泰疫苗在香港發生因瑕疵而暫停施打,原因就出在中國的分裝及包裝過程出現問題。且由於上海復星與港府高層的解釋未能完成取信公眾,影響香港民眾的施打意願,也因此導致目前仍有80多萬劑疫苗面臨到期,引發外界懷疑上海復星藉提供給台灣以消化庫存。



 



 



在野指稱上海復必泰=原廠輝瑞 挨批不負責



 



對於在野黨及部分縣市以「輝瑞疫苗」通稱為上海復星代理的「復必泰疫苗」,一再對外宣稱台灣拒絕「輝瑞疫苗」,我方知情人士強調,把上海復星代理的「復必泰」,和由德國BNT與美國輝瑞合作的疫苗混為一談;事實上,衛福部從未拒絕使用「輝瑞疫苗」,不但曾與德國總公司直接洽談採購,在我國自COVAX平台獲得的疫苗中也包括輝瑞疫苗。



 



衛福部於4月下旬公告COVID-19疫苗冷鏈倉儲採購需求,其中包含須運送攝氏-70°C冷鏈技術50萬劑,正是適用於mRNA疫苗的運送,透露我國正準備COVAX平台分配的輝瑞疫苗可能在不久將來將運抵台灣。



 





復必泰疫苗在香港曾爆出因分裝瑕疵而停打爭議。(取自Fosun臉書)




墨西哥疫情嚴峻,民眾揪團接種BioNTech疫苗。(湯森路透)


 





 



 



輝瑞冷儲2~8°C「須5天打完」 技術成本高



 



而衛福部發布的採購公告,也說明輝瑞疫苗的運送需要高成本的冷鏈倉儲。根據衛福部發布的疫苗說明,輝瑞疫苗的冷儲條件為–60至–80°C超低溫冷凍保存,若轉置到2至8°C冷藏設備保存,必須於5天內使用完畢。顯示採用輝瑞疫苗,需要高規格且高成本的運送及保存成本,非地方政府及基層醫療單位能夠負擔。



 



知情官員透露,為了對抗COVID-19,必須大幅提高疫苗施打率,因此基層診所也應具備施打能力,中央在技術與儲存的支援就更為重要;在缺乏冷鏈設備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聲稱要採購輝瑞疫苗,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



 





地方政府如要採用輝瑞疫苗,須備妥冷鏈設備,運送及保存成本高昂。(擷自衛福部官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