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計畫將環保署升格、改制成管轄範圍涵蓋山、林、水、土的「環境資源部」,雖被民間形容可能取代內政部成為「天下第一部」,但因牽涉多個機關的利益,不僅跨部會爭搶單位,產學界也各顯神通,把手伸進立法院遊說,「發展派」與「保育派」之間彼此角力,導致喊了多年的升格案一直難產,至今無法拍板。
環資部升格案,環保署與農委會、經濟部以及內政部的營建署、水利署之間多年來角力不斷,其中又以林務局主管的林業爭議最大;林務局業務究竟是要「團進團出」、整個局併入環資部?還是「切割分家」、拆開併入相關部會?引發環資、農業兩部激烈「搶親」。
發展派大戰保育派
曾多次參與環資部組改案協商的立院人士表示,過去幾次協商過程中,不但農委會數度爭取林務局、林試所留在升格後的農業部,即便是民進黨團內部,過去對於林業要歸給環資部或是農業部,也未必有共識。
據透露,一所國立大學森林系的「發展派」勢力,就曾積極遊說一名民進黨立委,盼讓林業留在升格後的農業部。結果,在一場民進黨的黨團會議上,這名立委便與黨內號稱環保派的立委,兩人意見不合槓上。
此外,各機關的官署「本位主義」以及對「仕途升遷」的考量,也讓升格案更難達成共識。知情人士指出,農委會旗下林務局、林試所,過去業務多採「經濟發展」及「經營」思維,一旦併入以「保育」為主的環資部,當機關思維大不同,不但業務內容隨之改變,原本的機關主管,升遷、受重用的機會勢必也大受影響。
第一線人力是關鍵
「林產他們(農業部)做,保育我們做。」對此,環保署長李應元受訪時主張,解決爭議,涉及環資部的相關部會應該先釐清彼此之間所屬的管轄範圍,例如國家公園的保育區以及林務局轄下的遊樂區,先確認有多少範圍是重疊的,讓數據說話,再進行業務分工。至於組改期程,他則樂觀表示,先進行跨部會協商,「最慢預計下會期也要通過」。
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蔡中岳則表示,大致上支持環保署升格環資部的規劃,但林業管理部分應重新檢討;不反對林業與保育分家,但森林保育應有專門的單位來負責。
此外,他也說,真正的關鍵在於升格後,環資部的「體質」有沒有改變;若只是部會機關的整併、換換單位,而沒有足夠的第一線人力,員額也未有太大調整,例如環保查緝人力不足的現況,甚至採約聘制,都會影響實際的執行成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