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林全力挺徐耀昌度難關 苗栗縣深藍地位鬆動

楊毅    2016年09月19日 09:51:00

苗栗財政困窘,總統蔡英文選前曾多次公開承諾,當選後將以中央力量協助苗栗重整財政、度過難關。據了解,苗栗縣長徐耀昌上月(8月)25日北上,與行政院長林全首度會面,希望中央能解除財政控管機制「緊箍咒」;對此,林全釋出極大善意,不僅允諾將全力協助苗栗尋找財源,並將專案處理地方配合款不足問題。



 



苗栗客家庄一向被視為是綠營難以攻克的藍軍「鐵票區」。不過,隨著國民黨政權崩解,加上苗栗爆發「希臘化」財政危機,原本鐵板一塊的政治結構,似乎也有逐漸鬆動的微妙變化。去年總統大選期間,蔡英文頻到苗栗造勢,甚至還透過管道私下向縣長徐耀昌招手,要求徐不必公開表態相挺,「只要按兵不動,就是幫忙!」



 



首會林全 縣府主管全帶上



 



相較於綠營積極釋出援助善意,國民黨政府卻對苗栗財政問題採取消極態度,一度讓孤軍奮戰的徐耀昌感到心灰意冷,私下曾向友人感嘆,「站在縣長的立場,我沒有拒絕理由!」今年大選後,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林佳龍所分別主導的兩個區域治理平台,更是爭相拉攏苗栗縣加入,足見綠營搶攻客家票源的強烈企圖心。



 



而英全政府上台後,825日下午,徐耀昌首次率縣府主管北上與林全會面。當天與會人士除林全、徐耀昌外,還包括政院祕書長陳美伶、政務委員許璋瑤、主計長朱澤民、國民黨立委陳超明與徐志榮等人。自從兆豐洗錢疑雲案爆發後「神隱」多日的財政部長許虞哲則未現身,改派國庫署長阮清華代打上陣。



 



據了解,徐耀昌在會中提出三大訴求,一是建議中央建立統籌款獎勵機制,分年補回苗栗縣500億元;二是盼中央能夠免除受財政控管機制的地方政府相對配合款;三是希望中央能協調特種基金或國營事業價購苗栗縣待處分土地。



 



寅吃卯糧 感嘆淪三等公民



 



徐耀昌向林全大吐苦水說,目前苗栗財政狀況是「挖東牆、補西牆」。近年來,苗栗積極招商引資,創造高額稅收成長,但長期以來,政府稅源分配卻是「大者恆大」,對於積極努力創稅的地方政府,並無給予專案補助機制,使得「富都窮縣」成為全台問題,窮縣居民淪為三等公民,對苗栗縣民極不公平。



 



以財力分級為第五級縣市為例,徐指出,過去10年苗栗收取的國稅高達1961億元,卻僅獲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合計1036億元,獲配比率僅有53%。反觀,同財力的嘉義縣國稅收取426億元、屏東縣1247億元、台東縣142億元、澎湖縣44億元,其獲配比率卻分別高達289%、143%、583%、1193%,相當不合理。



 



此外,針對馬政府時期所設下的融資平台「緊箍咒」,徐耀昌則表示,在財政控管機制運作期間,苗栗除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項目,可採專案方式報行政院核准,免除地方相對配合款外,其餘項目均被禁止。問題是,苗栗債務高達390億元,每年債息多達6億元,每月支付人事費已經捉襟見肘,甚至需以「寅吃卯糧」方式借調統籌分配稅款,希望中央能專案核准協調中央各單位,免除縣府所需負擔的配合款。



 



林釋善意 徐如吞下定心丸 



 



面對國民黨所執政的苗栗縣「求援」,林全也釋出極大善意肯定,當天會議開不到1小時,林揆即火速拍板作出3項決議,包括:承諾中央將設法和銀行協商調降借款利率;指示陳美伶研議政府以特種基金或國營事業購買苗栗高鐵專區的可行性;未來苗栗縣政府周轉問題,「只要調度合理,中央都要大力協助」,若無法支付配合款,可以專案方式處理,請許璋瑤日後作為政院與苗栗縣府的專屬聯繫、溝通窗口。





相當重視財政紀律,曾任主計長、財政部長的林全還大力稱讚,今年度苗栗縣府預算竟能較去年度縮編50億元,他很肯定徐上任後解決財政問題的決心與魄力。林全的善意回應,形同讓徐耀昌在化解財政危機上,吃了一大「定心丸」,也讓外界看到綠營對於翻轉苗栗政治版圖的用心。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