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二那年,剛好是林書豪最紅的時候,因為從小打籃球,位置也是後衛,就更想到美國試試看……」目前就讀華盛頓大學一年級的東方譯慷,國中畢業後為追逐籃球夢,放棄建中入學資格,隻身前往美國。但3年過後,他學會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妥協,未來若打不了職籃,他希望成為專攻人工智慧的資訊工程師。
東方譯慷幾乎就是在籃球場上長大。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曾拿下台灣職籃元年最有價值球員的東方介德,母親鄧碧珍年輕時也是女籃國手,退休後擔任教練。從小,東方譯慷就接受正規籃球訓練,如果一切順利,他極可能一路打進半職業的超級籃球聯賽(SBL)。
但是,2012年當「林來瘋」席捲全台,高他一屆的學長吳永盛又取得獎學金赴美留學之後,東方譯慷也抱著「別人可以,我為什麼不行」的心情,向父母表達想挑戰美國籃球的意願。當時的東方譯慷樂觀地認為,在美國打高中籃球曝光度高,只要肯努力一定有機會讓球探看中,登上NCAA、甚至NBA舞台。但曾經是過來人的東方介德,態度相當保留。
「一開始我不是很支持他去,因為如果想打籃球,我在台灣有很多資源能協助他;想念書,也可以用籃球專長進交大、成大這些很好的國立大學。在美國反而可能不適應環境,或遇到不好的教練,不過他就是很堅持要去。」東方介德說。
幾經拉扯之後,從小就會念書的東方譯慷與父母達成協議,他先在台灣參加基測,確定能以體育專長進入建中以後,再暫時休學到美國讀高中,假使發現情況不對,台灣這邊隨時都有退路,「我要他到美國一定要參加所有正常課程,不可以把籃球當成以後唯一的職業,不要埋沒其他可能的天份。」東方介德說。
其實根本不需要家長緊迫盯人,美國高中本來就不像台灣,會把學生分為「普通班」和「體育班」,所有人都要修習相同的學科時數,下午或傍晚才是各種運動隊伍的訓練時間。成績不及格的美國學生,根本沒有資格參加競賽;一流大學提供的運動獎學金,也會設下學業表現門檻。
因此到了美國的東方譯慷,雖然學期中參與校隊活動,暑假還到外地加入俱樂部球隊賽事,希望引起NCAA一級大學球探注意,但在學業上並沒有落後;高三那年除了籃球這條入學管道以外,他還每天往圖書館報到,準備以一般學生身分申請大學的SAT考試與備審文件。
今年4月,申請入學結果陸續出爐,對東方譯慷感興趣的學校,大多屬於次級聯盟或非NCAA系統;反倒在一般申請管道這頭,他收到了評價相當不錯的華盛頓大學入學許可,讓東方譯慷陷入了痛苦的抉擇,「我有想過先去念社區大學,兩年後再拼一次,但爸爸跟我說:『你要想清楚,繼續打球的舞台在哪裡,不要讓我栽培你出國,結果卻和沒出國的人一樣』。」他說。
「我希望他到美國,能一邊打球一邊接受良好教育。」東方介德考慮的是,如果兒子在美國打次級聯盟,憑目前的身材條件,畢業後也很難進入NBA或中國職籃,既然現在有個不錯的機會,何不先想辦法拿到文憑,替生涯保留更多空間?更何況只要維持對籃球的熱情與訓練,將來還是有機會回台灣參加聯賽。
最終,東方譯慷聽了父親的建議,決定先以一般生的身分當個大學新鮮人,但他心裡終究還是非常失落,「以前每年秋天,都是最密集訓練準備開季的時候,現在我一個人走在校園裡都會問:『我為什麼在這裡,不是在球場上?』」
「我知道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難過的關卡,但20年後回頭來看,他會慶幸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東方介德說,「如果只把眼光放在籃球這一件事上,你永遠只能等著被別人挑選。但他現在靠著籃球得到選擇的機會,只要把握住,或許會創造出更多可能。」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