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部隊員額精實後戰車火砲裝備 紛紛用保養封存來延壽

朱明    2017年02月10日 20:30:00

國軍從1997年開始推動兵力員額縮減的精實、精進案後,在部隊人力縮減但武器裝備還未達汰換期限,又沒有多餘的人力與經費進行保養,考量機動性封存因應隨時動員戰備需求,從2000年起陸軍開始用氣化防蝕方式來保養武器裝備,在10多年來逐漸成為外島重型火砲平時必要保養方式。



 



據指出,當年引進氣化防蝕方式來保養武器裝備時,陸軍大部分的將領是質疑這項工法,但隨著部隊員額減少,兵力根本無力負擔戰車與裝甲運兵車的保養後,逼不得已啟動並參考美軍的作法,採用了與傳統重油防鏽法、除濕防鏽法、真空袋封存法不同的氣化防蝕方式,經過少量先從M60A3戰車以及M113型履帶裝甲運兵車實驗保養封存,1年後測試人員將這些只用塑膠布包覆綁得像肉粽,戰車內只投入氣化防鏽小包、藥錠、海綿、防蝕塑膠條的封存戰車,打開塑膠布裝上電瓶啟動成功後,這才讓陸軍確定此工法在台灣高濕、高溫的海島型氣候確實可行才納入裝備保養項目。



 



陸軍將M60A3戰車採用氣化防蝕方式保養武器保養武器裝備。(攝影:葉信菉)


 



據瞭解,陸軍在2008年最高記錄一次以氣化防蝕方式封存了470輛包括了CM11、M60A3戰車以及各式砲車,依封存時間的期限陸續啟封來執行戰備任務,就因為在本島執行的效果不錯,並符合經濟與環保的標準,同時也開始進行外島各式重型火砲的氣化防蝕封存。



 



由於這項氣化防蝕封存的最後驗測是啟封後的保養射擊,因此每年外島的重型火砲射擊也都會抽到多門封存的火砲,在啟封保養後就進行射擊,並不是外界所想的封存不用,反而2年一次輪替封存的方式來確認火砲的性能。



 



延伸閱讀:外島火砲防鏽封存採購案疑綁特定規格 軍方查人謀不臧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