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新型兩棲運輸艦預算太低 招標1個月沒人想來

朱明    2017年06月03日 11:27:00

代號「鴻運計畫」的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原訂在5月10日進行決標,因公告近一個月出現沒有國內任何一家船廠投標的窘境,迫使國防部採購室擇期再公告招標,據指出,全案預算62億9700萬元,但建造船體儎台預算僅36億多元,包括台船、中信等船廠都認為預算太低,所以無法參與投標。



 



海軍研擬新造艦方案 最快6月底對外公告



 



由於「鴻運計畫」是小英政府執政後,首宗國艦國造政策造艦案,國防部相當重視,據指出,海軍正就是否將造艦預算提高,或是部分電力系統改由中科院承攬等方式進行討論,訂定出新的造艦規範後,希望能在6月底對外完成公告程序。



 



知情人士指出,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案預算為62億9700萬元,因27億多元預算委由中科院,在艦體中部船艛兩側裝置了兩組朝舷外的海劍二防空飛彈傾斜發射器;並要將艦首一座MK-75的76快砲、前後各一座MK-15方陣快砲近迫武器系統,整合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另在艦上加裝射控雷達等作戰系統以及通訊系統,讓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比同級的登陸艦的火力更強大。



 







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案27億多元預算,委由中科院負責指管偵蒐和武器的戰鬥系統。包括將艦首一座MK-75的76快砲(上圖,朱明攝)、前後各一座MK-15方陣快砲(下圖,翻攝網路)近迫武器系統,整合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該名人士指出,僅編列36億多元為造艦費用,但船廠比較磐石號快速戰鬥支援艦的建造經費為47億元,台船是以40億餘元得標建造磐石軍艦的艦體載台,比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艦體公告的36億多元,要多了近4億元。但磐石艦沒有特殊鋼材,兩棲船塢運輸艦因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包括機庫與飛行甲板與艦體中部船艛部分,都採用了普遍使用在美國海軍神盾級軍艦的艦體結構上HSLA-80高強度鋼材,其高強度與高靭性僅次於潛艦使用的HY-80耐壓鋼材,讓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艦體更具安全性。



 





根據海軍簡報圖,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均為鋼質,其中飛行甲板、外板等使用了HSLA-80高強度鋼材,艦體船塢內的設備複雜度也比磐石軍艦高很多。(攝影:朱明)


 



據指出,就因為建造材質不一樣,採購成本提高,艦體船塢內的設備複雜度比磐石軍艦高很多,因此船廠與磐石艦的設備等進行比較,評估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費用在45億元比較合理。



 





台船以40億餘元得標建造磐石軍艦的艦體載台,比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艦體公告的36億多元多了近4億元。但磐石艦沒有特殊鋼材,評估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費用在45億元比較合理。(攝影:陳品佑)


 



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案,現階段建造1艘原型艦建造期程規劃為2017年到2021年,計劃未來含原型艦共建造4艘,該艦戰時執行各項兩棲作戰及兵力運輸任務,平時可執行多元任務,包括海上野戰醫院、可為醫療團隊志工深入災區或後送醫療,若遇國內外發生重大天災時,也可執行跨國人道救援任務。



 



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的基本規格,全艦長約153公尺,最大寬約23公尺,排水量是在部隊滿載不高於10600噸,最大巡航距離不得小於7500浬,另使用壓載水艙/預備燃油艙下,可再增加續航距離5000浬。基本裝載的能量包括了9輛AAV7 兩棲突擊戰車、H6砲車 1輛以及7輛悍馬車的車輛;在登陸艇方面則有LCU登陸艇1艘、LCM登陸艇4艘;而機庫可停放2架中型直升機(UH-60M黑鷹直升機、AH-1W眼鏡蛇直升機等)、飛行甲板停放1架CH-47D大型直升機。以及人員鋪位:艦方190床、部隊250床、預留233床,共計673床。









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原訂在5月10日決標,但公告近一個月卻沒有國內任何一家船廠投標。


 



【延伸閱讀】



●【獨家】海軍將自建小神盾 6艘4500噸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必須加大



 



【熱門影片推薦】



●水下魚形無人機Biki 帶你看海底世界!



●菲律賓掃蕩IS 誤炸自己人釀11死



●北市多處大淹水 排水溝驚現活跳跳「土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