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史無前例占領國會及政院全紀錄 回顧10年前學運熱潮(上)

楊毅、沈粲家    2024年03月19日 17:48:00

高喊「反服貿」「反黑箱」抗爭口號的太陽花學運,當年在台灣社會掀起軒然大波,也影響了這10年來的政治版圖。如今回頭檢視這場由學生發起的抗議活動,當時參與的學運份子是如何透過實際行動表達自身訴求?攻佔立法院、行政院後爆發了哪些衝突?《上報》特別整理當年太陽花學運的現場紀實影像,忠實呈現並回顧這場台灣史上最大的公民運動。



 



 



317日:



 



內政委員會國民黨籍召委張慶忠「30秒通過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的導火線,起於國民黨籍立委張慶忠主持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時,宣布兩岸服貿協議審查期已經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完成審查,將服貿協議送入行政院。此話一出,民進黨籍立委馬上表達不滿及抗議,藍綠兩黨立委間也爆發肢體衝突,藍委林滄敏、廖國棟、綠委蘇震清及邱志偉等人推擠扭打成一團,場面十分混亂。



 





蘇震清與廖國棟爆發肢體衝突。(資料照片/楊毅攝)


 





邱志偉上前推擠國民黨籍立委,抗議服貿協議被強行通過。(資料照片/楊毅攝)


 





林滄敏、廖國棟與綠委推擠碰撞。(資料照片/楊毅攝)


 



 



318日:



 



抗議學生衝闖立法院 突襲占領議場防止警方攻堅



 



由於張慶忠宣布通過服貿協議前後只花了30秒,遭到外界諷為「半分忠事件」,關注兩岸關係的青年學子及社會民眾當晚便聚集在立法院外,舉辦「守護民主之夜」靜坐活動,表達對國民黨「黑箱作業」「強推法案」的抗議。然而,隔天晚上9點30分左右,抗議群眾突然失去控制,學運份子兵分三路衝闖立法院區,趁警力反應不及時攻占議場。



 









學生利用議場內的椅子堆成障礙物,阻擋警方夜間突襲攻堅。(資料照片/楊毅攝)


 



 



319日:



 



反服貿、挺學生群聚立法院外 太陽花學運開啟長期抗戰



 



聽聞抗議學生佔領議場,全台社會反服貿、反黑箱的情緒瞬間被點燃,立法院周邊道路擠滿前來聲援學運的民眾,帶著自製的抗議標語為太陽花「讚聲」,連蔡英文都與民進黨立委們共同進入議場,為學生加油打氣。不過,若要進一步宣傳太陽花抗議主軸,占領立法院議場只是抗議行動的第一步,後續仍須組建一個有秩序及規矩的團隊,才能透過長期抗戰宣揚訴求。



 









聲援太陽花運動的學生及民眾擠滿立法院周邊道路。(資料照片/楊毅攝)


 





為使抗爭行動能更長久,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等人訂定共同守則,貼在議場的主席台前。(資料照片/楊毅攝)


 





衝闖立法院的抗議學生,累了就直接在議場地板上休息。(資料照片/楊毅攝)


 





蔡英文與其他民進黨立委共同進入議場為學生加油打氣。(資料照片/楊毅攝)


 



 



 



323日:



 



馬英九喊話「別犧牲法治」引眾怒 學生再占政院爆衝突



 



 



太陽花學運爆發6天後,時任總統馬英九終於出面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訴說服貿協議的好處,強調簽訂服貿協議勢在必行,學生希望服貿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執政黨團隊已經一致支持。馬也於記者會上指責學生違法佔領立法院,對五院的運作造成嚴重影響,「難道這是我們要的民主嗎?一定要用這種方式犧牲法治嗎?」



 





馬英九於總統府召開記者會時,指責抗議學生違法佔領立法院、犧牲法治精神。(資料照片/楊毅攝)


 



馬英九這番話,讓在立法院內觀看記者會直播的抗議學生更為不滿,痛批馬根本是扭曲事實、倒果為因,將政府違法強推法案的罪責推卸在捍衛民主的抗議人士身上。當林飛帆和陳為廷出面召開記者會時,更諷馬政府「政令宣導,罔顧民意,既不民主,又無法治」,要求執政黨「先有條例,再來審議,給我民主,其餘免談」。



 







馬英九記者會結束後,林飛帆及陳為廷出面向政府喊話,要求兩岸服貿協議要先有規範條例,再重新安排審議。(資料照片/楊毅攝)


 



當馬英九在記者會上的言論遭社會「炎上」時,在立法院外參與太陽花學運的抗議學生,也另外在醞釀「攻佔行政院」行動。以魏揚為首的學運人士,當晚7點30分左右號召眾人衝闖行政院,擊破政院窗戶進入大樓內部,破壞政院建築物及辦公室,引起大規模警民衝突。為驅離抗議學生,警方除了使用配備警棍、盾牌之外,甚至出動水槍車噴灌高壓水柱,最終歷經10小時的清場行動後,才將所有抗議人士驅離政院。



 















「攻占行政院」發起人魏揚帶領群眾衝闖政院,爆發嚴重警民肢體衝突,最終警方噴灌高壓水柱驅離眾人。(資料照片/楊毅攝)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