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千萬級愛二飛彈打百萬級靶機 空軍遭疑弱化戰力

朱明    2023年08月24日 21:30:00

日前空軍在屏東中科院九鵬基地進行實彈射擊測考,其中愛國者二型飛彈射擊發生第一枚不明原因在空中爆炸,立即由第二枚升空順利攔截擊中靶機,演訓雖算是成功,知情人士指出,採購愛國者二型飛彈主要是用於反制彈道飛彈防禦,這次但卻用每枚數千萬元愛二反飛彈射擊模擬巡弋飛彈的百萬元靶機,有違國軍要求演訓是從嚴從難實戰化,更被質疑有弱化戰力之嫌。



 



 



台灣首次愛二實彈演訓 也是全球首度在海外射擊



 



國軍採購愛國者二型飛彈是85年台海飛彈危機後,為強化防禦彈道飛彈能力,選擇當時唯一的有反制系統的愛二飛彈,該系統反飛彈射擊模式是在完成敵我識別後,以兩枚一組連波方式,由電腦控制發射,在遠距離外,以爆炸碎片摧毀導彈;若是射擊戰機、低空巡弋飛彈則採單枚發射模式,在雷達確認未擊中後,才會發射第二枚,不會用連波射擊的模式。



 





日前空軍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實彈射擊測考,愛國者二型飛彈射擊發生第一枚不明原因在空中爆炸。(擷取自民視新聞台YouTube)


 



 







蔡英文2020年9月間,曾視導北部愛國者防空飛彈連。(軍聞社提供)


 



 





 



(延伸閱讀:【實射片】九鵬基地8日下午進行飛彈射擊驗證 研判是首批量產雄二E巡弋飛彈)


 



據指出,國軍首次進行愛國者二型飛彈實彈演訓,於2001年在九鵬基地實施,這也是愛二飛彈首次在美國以外地區進行的首次射擊,當時實施戰術導彈與靶機攔截雙科目,是以愛國者一型飛彈改軟體成為靶彈,將發射靶彈的半套愛國者飛彈系統用兩棲船塢登陸艦運送到綠島,讓飛彈部隊具備兩棲登陸外島的能力;之後愛二飛彈陸續都有實施射擊驗證,其測考都以反飛彈來進行,並未射擊靶機。



 



 



反飛彈射擊靶彈技術與實彈 中科院早已突破



 



其中又以2006年07月20日「漢光22號」演習在宜蘭利澤簡周邊地區實施的三軍聯合實彈操演,由時任陳水扁總統親臨視導,國軍「愛二飛彈」也首度在國人面前執行反飛彈的能力射擊,當時靶彈是由天弓二型飛彈來改,從新北市貢寮區龍洞海邊發射,再由利澤簡海邊連波發射兩枚愛二飛彈進行欄截,畢竟具備反制彈道飛彈防禦能力的愛二飛彈,進行反飛彈射擊驗證,才是測考飛彈部隊在反飛彈戰力,以及培養飛彈幹部作戰經驗值,而一般戰機與巡弋飛彈的防空攔截,都交由已除役的鷹式或弓一飛彈來負責。



 





2006年07月20日「漢光22號」演習三軍聯合實彈操演,「愛二飛彈」首度在國人面前執行反飛彈能力射擊,當時靶彈是由天弓二型飛彈(如圖)來改。(中科院提供)


 



 





 



 



就因為漢光22號演習採用中科院弓二飛彈作為靶彈,反飛彈射擊所要用的靶彈技術與實彈在中科院都已不是問題,從中科院這幾年在測試天弓三型與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都是從台東基翬漁港或成功鎮漁港發射靶彈,再由九鵬基地發射弓三飛彈進行攔截測試。



 



 





 







空軍第5聯隊在花蓮基地執行戰備任務,天弓三型飛彈部隊接戰操演。(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空軍為確保射擊成功 失去愛國者反飛彈性能



 



但從這次射擊前並未部置靶彈發射來分析,很明顯就只有靶機的射擊,據指出,但用每枚數千萬元的愛二飛彈來射擊靶機,在過去只提出打靶機的規劃,可是會各級長官罵翻的,這有羞辱愛國者飛彈性能。



 



雖已有反飛彈能力效能更高的愛國者三型飛彈,但愛二飛彈系統反飛彈性能依舊存在,該系統操作有許多選項,加上參數設定與部署方式直接關係飛彈系統能力的發揮,就在國軍要求演訓是要從嚴從難實戰化來實施,但就此次空軍用愛二飛彈射擊靶機,其演訓上的意義就說不過去,尤其是從媒體拍攝畫面中,第一枚升空後爆炸的同時,第二枚就升空,更被質疑是否採用連波發射的反飛彈模式,來射擊靶機,若是如此就更不可取,只為了確保射擊演訓的成功,射擊次要的靶機目標,就失去反飛彈射擊驗證能力,此舉更有弱化國軍戰力之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