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任內最後一批國艦國造 國內3大船廠搶食280億元大餅

朱明    2023年02月13日 17:00:00

海軍拉法葉軍艦船體載台升級案70億餘元、海軍第二批高效能艦艇案(反艦型沱江級巡邏艦船體建造案)90億餘元、以及海巡3000噸高緯度遠洋巡護船案120億餘元,因商機高達280億餘元,讓國內台船、中信造艦與龍德造船三大船廠頻頻登上媒體,卯足全力爭取被視為蔡英文總統任內國艦國造政策最終成績單。



 



 



台法首次技術合作 拉法葉軍艦性能提升案台船得標



 



海軍編列431億6千萬元預算,規劃用9年時間執行6艘拉法葉軍艦(康定級軍艦)的「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其中「船艦載台性能提升」部分是由海軍委中科院為主合約商,採國內公開招標,以最有利標方式來評選,經台船與中信造船投標,農曆春節前進行最終評選,由台船得標。



 



台船宣布已接到海軍康定級軍艦(拉法葉艦)的維修大單。(資料照/張哲偉攝)


台船經評選日前獲得海軍拉法葉艦艦體升級案大單。(資料照/張哲偉攝)


 



此案與其他兩案最大不同點這是台法的軍購案,法方Naval Group海軍集團主導,海軍委中科院執行,中科院代號「定海專案」(過去研發海劍二防空飛彈也曾用過此代號)將「華陽」垂發系統、海劍二防空飛彈與部分戰鬥系統,與法方的系統進行整合;因這是首次與法國技術合作,且在國內進行性能提升的案子,國防部相當謹慎;在開標前,特別安排前往投標的台船與中信造船,進行船廠勘察與現地簡報後,再進入最有利標的評選。



 





拉法葉艦將以中科院「華陽計劃」研製的垂直發射系統為主體,也是台法首次技術合作:圖為美軍的垂直發射系統。(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據指出,這次的廠勘小組是由海軍、中科院光華計劃室與法國Naval Group在台辦公室4位專案人員組成,到兩家船廠就廠房與生產設備等項目進行實況了解。雖然最後進入評選委員依廠商組織架構及財務狀況、技術能量、3D繪圖(含軟體工具)運用能力、專案管理能力、廠商報價、資訊管控等安全措施、物料設備儲放庫房規劃等,而最後一項是簡報內容與廠勘現場詢答內容的完整性等項目來評分,最後如外界的預期是由台船勝出。



 





 



據指出,法方態度是很重要的指標,之前台船基隆廠狀況不斷,曾讓法方相當擔心,但台船為國營事業,在財務比較起民營船廠相對有保障,而廠房設備因台船建造海軍IDS原型潛艦增添新設備與新廠房,評選上佔有優勢而獲得此標案。



 



國防部6日發布新聞稿澄清,待IDS原型艦完成作戰測評,方能下達量產決策,目前尚未展開預算編列。(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台船建造IDS原型艦,為此增加了新設備與新廠房。(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高效能艦艇案3船廠競標 遠洋巡護船複雜度高首標流標



 



接下來是17日海軍第二批高效能艦艇案(反艦型沱江級巡邏艦船體建造案)投開標案,依規定不足3家船廠投標是流標,另公告開標時間後,第二次開標規定即使只有一家投標,資格符合就可以決標;據指出,過去台船一直沒有參與鋁合金雙船體建造案,表現積極要爭取這90億餘元的船體載台建造案。17日當天若3家船廠都投標並完成資格審查,接下來就是安排時間進行簡報後評選,究竟是擁有生產線的2家民營船廠佔優勢?還是首次參加鋁合金雙船體建造的國營企業會逆轉勝?拭目以待。



 





海軍反艦型沱江級巡邏艦船體建造案已有3家船廠有意願競標。圖為塔江號。(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至於14日海巡署艦隊分署的新型3000噸高緯度遠洋巡護船採購案,就因其船廠建造實績有限制,國內也只有台船與中信造船符合,因此首次公開招標會因不足3家而流標,依規定在一個月以後擇日公開招標;因該案的複雜度高,6艘分別為具拖帶能力與運輪補給兩船型外,規定要有2套備用主機、發電機及軸系等推進系統,並將彈射型的無人機系統加入等,未來艦隊分署如何修改招標規範,讓船廠有意願進行投標,才是全案第二次公開招標的重點。



 





 





海巡署新型3000噸高緯度遠洋巡護船採購案因複雜度高導致首標流標,是否修改招標規範是第二次投標要考慮的重點。圖為宜蘭艦。(海巡署提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