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主張公布解放軍飛彈穿越台北上空訊息 國安會卻反對

朱明    2022年08月05日 16:36:00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4日對台週邊劃定區域,發射了11枚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國防部雖第一時間對外說明,但卻是由日本防衛省說明有多枚飛彈從台北上空穿越,引發外界質疑國防部有所保留,據指出,國防部高層曾對中國多枚東風彈道飛彈從台北上空穿越是否有公布進行討論,雖國防部長邱國正認為中國飛彈對本島地面不構成任何危害,只要說明清楚對外公布並無不妥;但親國安會高層則極力表達,若公布會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達到中國軍事恫嚇目的,更對北部地區民眾對政府處理有觀感不佳,在強烈反對並有國安會背書,最後國防部決定只說明中國發射東風彈道飛彈數量與彈著的海域。



 



 






 



 



 



「衡山」未啟動防空警報與飛彈簡訊 愛三、弓三急戰備



 



據了解,4日解放軍東部戰區軍演前,位於新竹樂山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PAVE PAWS)就已打開兩面全功能運作,當火箭軍第一波從來自福建北方與南方發射東風彈道飛彈,長程預警雷達是全程掌握飛彈路徑軌跡,並持續鎖定追蹤上升飛彈,並計算其方向與預判其彈著區域,是否會對本島造成威脅。當持續進行第二波飛彈射擊時,長程預警雷達已從飛彈持續上升段的飛行中,計算出飛行軌跡會直接穿越台北上空,持續偵蒐飛彈飛行的數據,計算出彈著點在東部外海區域,對穿越本島並無危害,而且東風彈道飛彈穿越台北上空時,是在拋物線的最高點,大約高度在距離地面100公里的大氣層,防空飛彈都是在下降段才進行攔截,因對本島並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解放軍東部戰區軍演前,新竹樂山長程預警雷達(PAVE PAWS,下圖)已打開兩面全功能運作,首波火箭從來自福建北方與南方發射東風彈道飛彈,長程預警雷達全程掌握飛彈路徑軌跡。上圖為東風15飛彈。(取自新華社、讀者提供)


 



 





 



因此衡山指揮所依據獲得資訊,決定不啟動防空警報與飛彈簡訊,大台北地區已進入緊急戰備的愛國者三型與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部隊,仍保持警戒狀況,並未接獲執行接戰任務。



 







中國解放軍近年來頻頻派軍機擾台,圖為蔡英文在2020年9月間,前往新北新店「神雕營區」視察愛國者飛彈陣地視察。(影片取自總統府、軍聞社)


 







解放軍對台執行圍島軍演,中科院研發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也進入緊急戰備狀態。(中科院提供)


 



 



中國彈道飛彈越台北上空 親國安會高層「怕民恐慌」不公布



 



據了解,國防部高層在裴洛西訪台前就已有編成應變小組,隨時處理對岸在軍事上的突發狀況,4日下午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實彈射擊完成後,包括國防部長邱國正在內的國防部高層應變小組,對於究竟要不要把彈道飛彈穿越台北上空對外公布進行討論,這次解放軍演習的國防部公布資訊,是由高層充分溝通後方共識結論來決定對外說明的內容。



 






國防部高層在裴洛西訪台前就已有編成應變小組,這次針對中國解放軍彈道飛彈穿越台北上空,最後是由高層充分溝通後方共識結論來決定對外說明的內容。(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據指出,國防部長邱國正認為,中國飛彈對本島地面不構成任何危害,只要說明清楚對外公布並無不妥;不過,親國安會高層則極表達,若公布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達到中國軍事恫嚇目的,而且最有感覺的一定是北部地區民眾,若造成恐慌會對政府處理有觀感不佳,最後在這位具有國安會背書的國防高層的表達反對後,國防部長邱國正不堅持公布,採只公布飛彈數量和彈著點區域資訊,但在日本防衛省公布後,國防部深夜才就彈道飛彈飛行路徑等技術,說明對本島地面不構成危害,未發放防空警報與為保護國軍情監偵作業能量,有關其飛彈飛行路徑等資訊,將不予公布。



 



對於「國防部未發布中共導彈發射軌跡,是受國安高層指示」一事,國防部澄清,國軍運用監偵系統,可精準掌握中共發射之東風系列飛彈彈道,並預測其落點為東部海域,對本島地面不構成危害;考量中共軍演,以威懾我方為主要目標,且仍在進行中。為保護國軍情監偵作業能量,故有關其飛行路徑等資訊,不予公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