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啟動研製】雲峰二型高空高速巡弋飛彈 衝壓引擎×單節推進射程飆2千km

朱明    2021年12月30日 10:00:00

中科院研發多年並完成測評的雲峰一型高空高速巡弋飛彈,隨著各項研發技術逐步成熟,並進行性能提升,據指出,雲峰二型高空高速巡弋飛彈將從2022年啟動研製計劃,雲峰一型與二型飛彈外型上最大不同之處,一型在推進加速段採4個綁綑式固態火箭,而二型採單節式推進火箭,第二節才是以衝壓引擎為主的飛彈本體,因這些年來中科院以不同的專案持續研發雲峰飛彈所需要的相關技術,從明年開始以「擎揚二階段」專案為主計劃,整合其他專案技術,期望在3年內完成研製雲峰二型高空高速巡弋飛彈並進行作戰測評,經測評達成作戰需求後,就會進行量產計劃。



 



據了解,在研發雲峰高空高速巡弋飛彈計劃,仍是由長期研發固態火箭推進載具的代號「W99」小組主導,雲峰一型飛彈在前總統陳水扁任期,已經成功進行以4個天弓飛彈固態火箭綁綑作為加力推進段,再結合衝壓引擎為主體飛彈上,測試發射高空後脫離,再點燃飛彈主體衝壓引擎加速飛行導控系統穩定度。在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則是進行了全系統全彈的測評,雖已達成各項測評,但當時受限導航校正等問題,誤差度未能達標,因此未啟動量產計劃,而是持續研發並尋求更精準的技術,將雲峰飛彈進行性能提升。



 



 



仍由「W99」​主導 固態火箭技術達70km高度助推進



 



在蔡英文總統就任後,重新檢視雲峰飛彈研製的可能性,因研發衝壓引擎的「擎揚專案」持續到2020年,為整合各項資源與各專案的技術,中科院在2019年8月1日新成立「擎天計劃室」,內部還是以「W99」小組成員為主體,任務除負責500公里高度太空低軌道的運載火箭的研發外,更重要就是統籌雲峰飛彈研製與未來的量產計劃。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介紹,雲峰飛彈(右1)是少數能飛達中國中部及北部的「台灣戰略資產之一」。(擷自CSIS官網)


 





 



據指出,即將在2022年結案的代號「麒麟專案」,為研發500公里低軌道微衛星固態火箭載具系統計劃,隨著中科院在製造固態火箭尺寸與材料,從過去直徑70公分,加大加長到1公尺以上,並成功作為代號「強弓專案」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研製,並也作強弓二型地對地飛彈的載具,更成為雲峰二型飛彈的單節式推進火箭段,因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已多次測試,其固態火箭技術已穩定達成70公里的高度,作為雲峰二型飛彈的加力推進段已不是問題。



 



 



美導航組件解禁+整合專案技術 3年內測評全彈系統拼量產



 



另外,也啟動了火箭軌跡控制關鍵技術研發的「奇萊專案」,以及極音速巡弋飛彈技術的「雄隼專案」,進行各項技術的整合工作;因研發衝壓引擎的「擎揚專案」2020年結案後,中科院檢視各項技術的進度與其成熟度,加上美方對台在導航等關鍵性組件的解禁後,據指出,國防部已規劃從2022年啟動研製雲峰二型高空高速巡弋飛彈,並以「擎揚二階段專案」為主計劃,整合「麒麟專案」、「奇萊專案」、「雄隼專案」等各項專案的技術。



 





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已測試多次,其固態火箭技術已達成70公里高度,作為雲峰二型飛彈的加力推進段已不成問題,圖為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中科院提供)


 



據了解,中科院這些年在衝壓引擎性能的改良與精進上,除了提升其效能外,體積也進行縮小,加上多項飛彈的零組件的微量化後,多出的空間可納入高效益彈頭,以及燃料量增加,初步估算雲峰二型飛彈的射程可達2千公里。目前規劃是在3年內要進行全彈整合後的全系統測評,若通過作戰測評後,編列預算啟動量產計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