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新式降落傘採購】美T-11方型傘不合國軍體型 應科學分析挑傘具防意外

朱明    2021年09月01日 21:50:00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規劃2022年,以7億餘元預算執行「大部隊人員傘具採購更新案」,用以取代現行傘兵基礎傘訓使用的T-10B系列人員傘,以及MC-1可操作特殊地形傘,因這兩型傘具都屬於舊式設計,雖陸軍航特部規劃新型傘具從T-10D所改良衍生出的各型人員傘,以及美軍使用的T-11及OCTO-11傘具都是選項,但採購新型傘具還是需要根據科學數據分析,選擇出適合我傘兵體型與作戰模式的安全傘具,才是更新案積極性的作為。



 



 



美軍T-11滯空久威脅大 日韓等國試跳易飄出降落區



 



陸軍航特部的「大部隊人員傘具採購更新案」,是因傘兵秦良丰2018年5月參與漢光演習空降預演時,遭到傘繩纏繞墜地受重傷事件,雖當時曾檢討要以外購獲得新式人員降落傘來避免風險,陸軍規劃2021年以「空降作戰傘具裝備採購案」來更新傘具,但當時以美軍現役的T-11方型大部隊人員傘具來規劃,有別於T-10D各型系列的圓型人員傘具。經媒體報導後,當時航特部政戰主任王俊傑少將出面說明,T-11滯空能力久,因此以傘兵來說,滯空越久、敵情威脅越大,且T-11在空中飄流的流程較遠,需要更大型的空降場,比較不適合台灣國情。已請軍備局進行採購評選,找出傘兵能從空中躍出後,用快速且安全並在敵情威脅最小情況下著陸的傘具規格。



 





2018年5月傘兵秦良丰(右前)參與漢光演習空降預演時,遭傘繩纏繞墜地受重傷,因而讓陸軍航特部規劃「大部隊人員傘具採購更新案」。(軍聞社提供)


 



據指出,國際上目前新型傘具的發展由原先的圓形傘具(T-9、T10)到美軍採購的方形傘具T-11產生了兩極性的方向。T-11傘具以極大的400磅載重量及平緩的垂降能力受到美軍的偏愛,但是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各國都曾去美國試跳T-11方型降落傘,都因傘大浮力大,相對在空中飄的時間就會久,容易飄出降落目標區,對於亞洲各國的傘兵而言,更難達到順利操控的能力而未採用。



 





 



再從製造T-11傘具製造商對其規格分析指出,只有5%的美國女性傘兵適用T-11及OCTO-11傘具(https://airborne-sys.com/products/),美軍年輕女兵的平均體重為110磅到150磅(50到70公斤)(https://militarybenefits.info/army-height-weight-requirements/),與國軍男性士兵的平均體重不相上下,陸軍航特部絕大多數的傘兵可能不適用該型傘具。同時也因傘大浮力大後,將遭遇訓練空域大小的改變、訓練準則的全面修正及訓練設施的重新變更等問題,所以更新人員傘具需有科學數據來證明其合適台灣國情。



 







僅有5%美國女傘兵適用T-11(上圖)及OCTO-11(下圖)傘具,且T-11方型降落傘因傘大浮力大、空中飄流較遠,需更大型空降場,不僅不適合台灣國情,也不適合國軍體型。(取自Airborne System網站)


 



 



209傘製廠能產製T-10B 新型傘具應技轉在台生產



 



再者,雖美軍採用T-11方型降落傘,但一直事故不斷,其改良型又從方形設計回到多邊的圓形傘具;但各國都認為圓形傘具(T-9、T10)基本構型已經趨於完美,雖材料科技的發展可以做一些改良,但是沒有構改到方型設計的必要。T10系列於1950年推出,經過幾次大改變,1976年(T-10B)、1986年(T-10C)、2000年(T-10D),而且該傘技術開放,以色列、南韓等國都有以T-10D為基礎研發出精進的改良型人員傘,並成為各國傘兵人員傘具的主流。



 





軍備局209傘製廠具備T-10B人員傘100%的能量,傘具製作須經過11道繁雜嚴謹工序,並且將83個零附件縫製,才能完成一頂T-10B人員降落傘。(軍聞社提供)


 



因以T-10D為基礎研發出改良型人員傘有多種型式,加上技轉費用並不高,製造人員傘是屬低科技高人工,只要進口相關材料,大部分是以人工縫紉而成;軍備局209傘製廠一直具備T-10B人員傘100%的能量,為國軍生產製作了數萬頂的各型傘具,是有執行經驗與承接技轉的能力,只要選擇出適合我傘兵體型與作戰模式的安全傘具,透過技轉在台生產航特部傘兵新型傘具應不是問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